字好书
寒食清明十首

《寒食清明十首》

时间: 2025-04-25 05:27:12

诗句

杨柳堤边立,荼醾架下行。

不知一遗老,更看几清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27:12

原文展示:

寒食清明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杨柳堤边立,荼醾架下行。不知一遗老,更看几清明。

白话文翻译:

在杨柳堤边,我静静地站立;在荼醾架下,我缓缓步行。谁知道这里还留有一位老者,他又能在这个清明节中看多少次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杨柳:指杨树和柳树,常见于江南景致,象征生机和春天。
  • 荼醾:一种花,春天盛开,常与清明节相关。
  • 遗老:指年纪大的人,通常用于形容对往事的追忆和感慨。
  • 清明: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

典故解析: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后与春天的祭祀活动结合。诗中提到的杨柳和荼醾都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哀思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桂,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以豪放奔放的诗风著称,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历史感慨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借助清明节的祭奠气氛,表达对逝去岁月的追思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出清明节的氛围和诗人心中的孤独感。开头的“杨柳堤边立”,将读者直接带入春天的生机之中,柳树的摇曳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接着“荼醾架下行”,则引入了一种朦胧的美,花架下的漫步,似乎是与过去的回忆对话。

“更看几清明”一句,透露出诗人的感慨与无奈。年复一年,清明节虽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刻,但对于老者而言,却是对往昔的无尽追忆与难以逃避的孤独。诗中的“遗老”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这种情感在清明节的氛围中愈加浓厚,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以春天的生机与清明的哀思相结合,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杨柳堤边立:在春天的柳树旁立着,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图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荼醾架下行:在花架下缓步而行,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 不知一遗老:表达对老者的关注,隐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 更看几清明:感慨时间的流逝,清明节的轮回让人思索生命的意义。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和意象相互呼应,形成对比。
  • 拟人:通过“更看”,使得时间与生命仿佛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的感慨与清明节的追忆,反映出人们对逝去岁月的珍惜与思索,以及在生死轮回中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代表生命的柔弱和易逝。
  • 荼醾:春天的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清明:不仅是节日,更是对逝者的怀念与生命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柳堤边立”中的“杨柳”象征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生机
    • C. 秋天的凋零
  2. 诗中提到的“遗老”指的是?

    • A. 年轻人
    • B. 年长的人
    • C. 动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清明》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前者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对清明的思考,而后者则通过国家的命运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展现了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清明节的历史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太一宫 褒亲崇寿寺 南园 小木天晚倚 秋望 荪壁惠白踯躅口占以谢 春暮 湘夫人画卷 春日书所见 社日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恍的词语有哪些 顿兵坚城 鸿鷑凤立 骈盛 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鼠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检练 三点水的字 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燋壤 山崩地陷 向壁虚造 娇嗔满面 盛隆 梦断魂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