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5:41
入槐见蚁群聚,赋芧觉狙怒喜。脱离黑蝉狱中,透入光明境里。
在槐树下,看见蚂蚁们聚集在一起,赋诗时却感到猕猴的怒气和快乐。当我从黑蝉的监狱中解脱出来,终于进入了光明的境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白云,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作品风格多变,极具个性。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乱,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动物的情感,表达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克庄的《又和后九首》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揭示了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快乐的渴望。开篇提到的蚂蚁,象征着细小而繁忙的生命,暗示着人们在生活中的琐碎与繁忙,而猕猴的“怒喜”则表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既有愤怒又有快乐,显示了生活的多面性。
接着,诗人以“黑蝉”作为比喻,强调了自己曾经的困境与无奈,而“光明境里”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压抑与自由、愤怒与快乐并置,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表现力。
整首诗在平静的表象下,蕴含着强烈的反思与自省,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求。刘克庄用简洁的语言、鲜明的意象,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哲理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困境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黑蝉”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困境 C. 快乐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A. 蚂蚁 B. 光明 C. 槐树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仗 C.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