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0:10
步蟾宫·一斑两点从初起
——杨无咎
一斑两点从初起。
这手脚渐不灵利。
背人只待暗搔爬,
腥臭气薰天炙地。
下梢管取好脓水。
要洁净怎生堪洗。
自身作坏匹如闲,
更和傍人带累。
全诗翻译:
一开始只有一小斑和两点,现在却愈发严重。我的手脚渐渐不再灵活。背后的人只等着趁机暗中作祟,腥臭的气味弥漫在天地之间。下身管道里流出的脓水,想要清洗却无从下手。自身的毛病就像闲人一样,更会拖累旁人。
本诗并未明显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腥臭气”的描绘,隐喻了社会上某些腐败现象的滋生与扩散。
杨无咎,宋代人,生于北宋末年,活跃于南宋时期。他以诗词见长,尤其在词方面有较高的造诣,风格清新脱俗,常常描绘人情世态。
本诗创作于社会动荡和人心浮动之际,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这首《步蟾宫·一斑两点从初起》通过对自身病痛的描写,隐喻了社会上日益严重的腐败与恶劣现象。诗中“腥臭气薰天炙地”一语,生动地营造了一种沉重的气氛,暗示着社会的败坏和人性的堕落。诗人用自己身体的病痛作为引子,进一步表达了对社会病态的深切关注与无奈。
诗中“下梢管取好脓水”描绘了处境的无奈,想要清洁却无从下手,体现了个体在社会病态面前的无力感。同时,诗人提到“更和傍人带累”,透露出一种对他人的影响与牵连,强调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影响和社会责任。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自身不幸的自嘲,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思,令人深思。
本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腥臭气薰天炙地”以极具画面感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压迫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此外,诗歌中对病痛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反映了对社会病态的深切关注,传达出个体在面临社会腐败时的无力感与愤懑,展示了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影响和责任。
诗中“一斑两点”指的是什么?
“腥臭气薰天炙地”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通过自身的病痛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可以将杨无咎的《步蟾宫》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通过对病痛的细致描写,反映了对社会病态的无奈,而后者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截然不同,却都深刻地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