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0:37
何处望琼州,中原地尽头。
蛮烟山万点,海雾蜃千楼。
身世乾坤失,生涯日夜浮。
更堪烽火急,消息断高秋。
在何处可以眺望琼州呢?中原的尽头已经看不到。
山中有万点蛮烟,海上有蜃楼千百座。
我的身世与天地失去了联系,生活的日夜如浮云般飘荡。
更何况战火频繁,秋天的消息已经断绝。
丘象随(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擅长山水诗和边塞诗而闻名。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风格清新脱俗,寓意深远。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战火频繁的时期,诗人身处动乱之中,思念故土,抒发对琼州的向往与对家国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望向琼州的场景,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乱世的忧心。开头两句“何处望琼州,中原地尽头”,用地理上的远望来引入情感的共鸣,营造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既是对美好故土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蛮烟山万点,海雾蜃千楼”,通过描写蛮烟与蜃楼,展现了诗人眼前的景象,暗含了对外民族的复杂情感,同时也映射出一种虚幻与不实的美好,令人感到失落与惆怅。
“身世乾坤失,生涯日夜浮”两句,直接表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感叹人生如浮云,漂泊不定,令人对其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感同身受。
最后一句“更堪烽火急,消息断高秋”,则将主题推向高潮,烽火的急促和秋天的消息断绝,象征着战乱的频繁和对家国的忧虑,给人以沉重的历史感和时代的悲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社会现状的敏锐观察。
诗歌通过对琼州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渴望、对人生的迷茫以及对国家动荡的忧虑,整体情感基调沉重而深邃。
诗中提到的“琼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对自身的感受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更堪烽火急”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