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7:01
何年成道去,绰约化童颜。
天上辞仙侣,人间忆旧山。
沧桑今已变,萝蔓尚堪攀。
云覆瑶坛净,苔生丹灶闲。
逍遥堪白石,寂寞闭玄关。
应是悲尘世,思将羽驾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曾经成道的人的怀念。诗人想起何年何月成道离去,留下了一个年轻的形象。天上和仙侣告别,心中仍怀念着旧山的情景。时光已经带走了许多,唯有那攀爬的萝蔓依旧。云雾覆盖的瑶坛依旧清净,而长满苔藓的丹灶显得闲适。面对白石的逍遥,内心却感到寂寞,玄关紧闭。或许是对世俗的悲伤,思念着要乘着羽车回归故乡。
作者介绍: 夏方庆,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道教思想为主题,追求超脱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诗人对往昔仙道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失落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首《谢真人仙驾还旧山》通过追忆和怀念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过去道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何年成道去”,透出一种时间的沉重感,暗示了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诗人用“绰约化童颜”描绘出那种年轻而美好的状态,仿佛是对失去青春的感叹。
接下来的两句“天上辞仙侣,人间忆旧山”则展现了诗人与仙友的离别,离开了理想的境界,回到了现实的山水之间,心中充满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沧桑今已变,萝蔓尚堪攀”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唯有自然的生长依然存在,形成一种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瑶坛、丹灶、白石等都象征着超脱的境界,而最后一联“应是悲尘世,思将羽驾还”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在隐喻中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思,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道教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旧日时光的怀念?
A. 云覆瑶坛
B. 人间忆旧山
C. 逍遥堪白石
D. 苔生丹灶
“应是悲尘世”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什么态度?
A. 满意
B. 无奈
C. 快乐
D. 忍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李白与夏方庆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酒与诗的豪情,而夏方庆则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思与孤独感。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谢真人仙驾还旧山》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