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1:56
值宿霜寒夜,蟾光瓦欲流。
哑哑听乌语,历历数更筹。
已傍龙楼稳,能稍砮矢忧。
鸡竿应有兆,计日下皇州。
在这个寒冷的霜夜,我静静地守宿,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瓦片,仿佛要流淌下来。听到乌鸦在低声啼叫,清晰地数着更替的时辰。已然靠近龙楼,心中略微有些忧虑。鸡鸣应该有预兆,算计着日子即将回到皇城。
作者介绍:弘曣(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守夜,感受到周围环境的静谧与孤独,结合个人情感,抒发对未来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寒冷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思索。开头两句描绘了霜寒的夜晚与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乌鸦的叫声和更替的计时,传达出时间的流动与生活的规律。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隐忧,鸡鸣代表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但心中依然有些不安。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一丝紧张,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夜晚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孤独的感受,也对未来充满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蟾光”指代什么?
“已傍龙楼稳”中“龙楼”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鸡竿应有兆”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1-A,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