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7:47
何处名僧到水西,
乘舟弄月宿泾溪。
平明别我上山去,
手携金策踏云梯。
腾身转觉三天近,
举足回看万岭低。
谑浪肯居支遁下,
风流还与远公齐。
此度别离何日见,
相思一夜暝猿啼。
哪里有名僧来到水西,
乘舟观月在泾溪过夜。
明亮的早晨你告别我上山,
手中拿着金策踏上云梯。
腾身而起,突然觉得三天都近了,
举足回头看,万山都显得低矮。
你愿意在支遁的身旁闲居,
而我依然与远公一起风流。
这一次分别,不知何时再见,
思念之情在夜晚猿啼中愈发显著。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其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白与一位名僧的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李白常常以酒会友,诗中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山水的热爱展现了他洒脱的个性。
《别山僧》以李白特有的洒脱与奔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与名僧分别时的情感。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山水自游的向往。起初,诗人描绘僧人乘舟观月的静谧场景,展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接着通过“手携金策踏云梯”的描写,表现了对名僧的崇敬与羡慕。接下来的“腾身转觉三天近”,则是通过飞升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最后一句“相思一夜暝猿啼”则点明了离别的苦涩,表现出浓厚的思乡与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充分体现了李白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李白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充满了哲学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测试:
《别山僧》的作者是?
诗中“手携金策”指的是什么?
“相思一夜暝猿啼”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