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5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56:03
仙蜕
作者: 李仲光 〔宋代〕
昼夜本循环,天地均此理。
人生出入机,昼夜差可拟。
仙家学蝉蜕,脱然遗腐胔。
白骨尚珍藏,似未忘生死。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的循环和人生的变化进行思考。昼夜交替是自然规律,而人生的生死也在这个循环中。诗人借助蝉蜕的形象,表达了超脱和转变的理念,强调即便白骨仍被珍藏,也显示出生命与死亡之间的深刻联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仲光,宋代诗人,擅长古诗,致力于探索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作品多富哲理性,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中创作而成,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道教思想的重视和对生死问题的深刻理解。
《仙蜕》这首诗以自然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昼夜的循环引发对人生变化的思考。诗人将自然与人生进行对比,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头的“昼夜本循环,天地均此理”简洁而有力,揭示了宇宙的根本法则,暗示着生死的自然属性。接下来,诗人通过“仙家学蝉蜕”的比喻,引入了超脱的概念,展示了修道者对生命的独特理解。蝉蜕象征着蜕变,表明生命的更新与重生,而“白骨尚珍藏”的句子则深刻地揭示了对死亡的反思,显示出人类对生死不可避免的认知与尊重。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字句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艺术才华。通过对生命和死亡的探讨,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也引发读者对自身存在的思考。此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自然法则的顺应,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深刻内涵。
逐句解析:
昼夜本循环,天地均此理。
说明昼夜交替是自然的法则,强调其普遍性和必然性。
人生出入机,昼夜差可拟。
指出人生的生死变化和昼夜的循环相似,都有其规律。
仙家学蝉蜕,脱然遗腐胔。
通过蝉蜕的比喻,表达修道者对生命的超脱和对腐朽肉体的遗忘。
白骨尚珍藏,似未忘生死。
提到即便是白骨,仍被珍视,显示出对生命与死亡的深思。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命与死亡的关系,强调生死皆是自然规律,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对生命的深入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仙蜕》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蝉蜕”象征什么?
诗的中心思想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 《登高》通过对高处的眺望引发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而《仙蜕》则通过自然的循环引导出对生死的深思,二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差异,但都反映出对生命的珍视与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