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5:25
嫩寒初褪雨初晴,人逐东风马足轻。
天际孤城烟外暗,云间双塔日边明。
未谙习俗人争笑,乍听侏离我亦惊。
珍重碧鸡山上月,相随万里更多情。
刚刚退去的寒意和初晴的细雨,使得人们在和煦的东风中轻快地行走。
远方天际,孤零零的城池在烟雾中显得暗淡,
而云间的双塔在日边却是明亮的。
我对这里的风俗还不熟悉,人们争相欢笑,
忽然听到侏离的声音,我也感到惊讶。
珍惜在碧鸡山上看到的明月,
它与我相伴万里,情意更深。
李京,元代诗人,生于战乱时期。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风俗,风格清新,寓意深远。
《初到滇池》是李京在滇池初到之际所作,反映了他对新环境的好奇与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滇池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开篇的“嫩寒初褪雨初晴”,通过对气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清新的氛围,给读者一种即将迎来春天的期待感。第二句的“人逐东风马足轻”则通过生动的描写传达出人们在春风中轻快自在的心情,仿佛可以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天际孤城烟外暗,云间双塔日边明”中,诗人以对比的手法描绘出远处城池的暗淡及双塔的明亮,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希望。随后“未谙习俗人争笑,乍听侏离我亦惊”,诗人虽身处异乡,但通过观察他人的欢笑而感到一丝惊奇,表现了他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对当地文化的好奇。
最后一句“珍重碧鸡山上月,相随万里更多情”则是诗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即使身处遥远之地,心中对故乡和自然的眷恋与情感。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新环境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异乡的文化,表达了诗人对新环境的惊喜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他在陌生环境中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中提到的“嫩寒”指的是什么季节的特点?
诗中的“双塔”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异乡的感受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