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2:30
华马国里逢冬至,
点苍山下见新年。
饮冰嚼檗将谁诉,
断梗飞蓬自可怜。
洱水北来明似镜,
神州东望远如天。
明年此日知何处,
醉撚寒梅一泫然。
在华马国里恰逢冬至,
在点苍山下迎来了新年。
饮着冰水咀嚼着苦楝果,
无奈这断梗的飞蓬自是可怜。
洱水从北方流来,明亮得像一面镜子,
向东望神州,远如天边。
明年这一天我又身处何方,
醉酒中轻拈寒梅,泪水盈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京,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以作品见称,风格多描绘自然山水和个人情怀,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李京在大理的生活中,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个人心境交织,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元日大理》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与对过去的追忆。开篇提到“华马国里逢冬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使读者迅速进入诗的氛围。冬至这一节气不仅是季节的转折点,更象征着生命的新生,诗人借此引出了新年的到来。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描写了自己饮冰嚼檗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奈,似乎在对生活中的苦涩进行反思。“断梗飞蓬自可怜”,这里用飞蓬的形象,隐喻自己生活的漂泊与无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生命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洱水北来明似镜,神州东望远如天”,描绘了大理洱海的美丽景色,水面如镜,清澈透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同时,“明年此日知何处”,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跃然纸上。最后一句“醉撚寒梅一泫然”,以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作为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新年的期待,表达了对孤独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华马国”指的是哪个地区?
“饮冰嚼檗”中的“檗”指什么?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京的《元日大理》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描写。李京的作品更多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责任。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