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52
《劳山居寄呈吴处士》
作者:皎然 〔唐代〕
官居鼎鼐古今无,
名世才臣独一余。
贤阁御题龙墨灿,
诏归补衮在须臾。
全诗翻译:
诗人表达了对吴处士的敬意与感慨。虽然身居高位的官员今天没有古时的鼎鼐之荣,但在世间名声卓著的才子中,自己仍然自认为独具一格。赋诗的贤达之士在宫廷中题写的作品闪耀着华丽的龙墨,然而即使得到了皇帝的召唤,补衮的机会也只在瞬息之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字景明,号白云。为人清雅,诗风多描绘自然,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其作品常反映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诗写于皎然隐居于劳山时,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感慨及对友人的寄托。背景是唐代政治动荡,文人多有隐居之念,寻求心灵的宁静与独立。
这首诗通过对官位和名声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两句“官居鼎鼐古今无,名世才臣独一余”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地位的看法。尽管身为官员,诗人却感到当今的权利与古代相比显得苍白无力,历史的流转让他意识到真才实学的珍贵与稀缺。
接下来的两句“贤阁御题龙墨灿,诏归补衮在须臾”则通过描绘宫廷中的士人风采,反映出诗人对文化与文人的尊重。诗中提到的“龙墨”象征着权力的光辉,而“补衮”的机会似乎在瞬息之间,暗示着官场的变幻无常和个人命运的不可预知。
全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表达了皎然对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真才实学的推崇。这种情感在唐代文人中并不鲜见,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文化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诗人对世事的思考与对名利的淡泊,表现了对个人才能的自信与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感。诗人追求一种超脱于权力与名声之外的理想生活。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官场与文化的看法,还隐含了对历史的反思,表现出对“大唐盛世”的向往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鼎鼐”指的是:
A. 一种美食
B. 一种器具,象征权力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植物
“龙墨”在诗中象征:
A. 普通书法
B. 皇权与文采
C. 个人情感
D. 自然景观
诗人的态度是:
A. 渴望权力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名利的淡泊
D. 对历史的无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与皎然的作品都体现了隐逸的情怀与对自然的描绘,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而皎然则更多地表现对世事的思考与对文化的追求。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劳山居寄呈吴处士》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