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宣城见杜鹃花

《宣城见杜鹃花》

时间: 2025-05-10 09:12:10

诗句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2:10

原文展示: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白话文翻译:

在蜀地曾听闻子规鸟的啼叫,
如今在宣城又见到了杜鹃花。
它一声鸣叫让我心肠欲断,
在这春天的三月里,我怀念那三巴的故乡。

注释:

  • 子规鸟:即杜鹃鸟,以其悲鸣而闻名,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
  • 杜鹃花:一种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常与哀伤的情感相联系。
  • 三春三月:指春天的三个月,是温暖和生机的象征。
  • 三巴:古代的巴蜀地区,包括今四川一带,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其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在酒、月、山水等题材上表现出色。

创作背景:

《宣城见杜鹃花》是在李白游历至宣城时写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杜鹃鸟的悲鸣与杜鹃花的美丽形成对比,激发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用极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首句“蜀国曾闻子规鸟”引出前景,展现了诗人对蜀地的回忆,而“宣城又见杜鹃花”则将时空拉回到眼前的景象。诗中杜鹃鸟的鸣叫声如同对故乡的召唤,令人心肠断裂,表现出他对故乡浓烈的思念与无奈。在这短短的四句诗中,李白成功地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春天的三月,万物复苏,却也唤醒了他对故乡的思念。李白用“肠一断”来形容思乡之苦,既是对自然的描写,也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宣城见杜鹃花》成为了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蜀国曾闻子规鸟:提到蜀地的杜鹃鸟,暗示着对故乡的记忆。
  • 宣城又见杜鹃花:转而描绘眼前的景象,连接过去与现在。
  • 一叫一回肠一断:通过“叫”和“断”形成对比,强调思乡之情的痛苦。
  • 三春三月忆三巴:具体化了时间和空间,表明思乡之情在春天尤为强烈。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杜鹃鸟的叫声被赋予情感,象征着对故乡的呼唤。
  • 比喻:将思乡之情比作肠断,生动地表达了内心的苦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离愁,结合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强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规鸟:象征思乡,常引发忧伤情绪。
  • 杜鹃花:象征春天与美丽,同时也暗含哀伤。
  • 三春三月: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强化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鸟是? A. 燕子
    B. 杜鹃
    C. 黄鹂

  2. “三巴”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今四川
    B. 今云南
    C. 今贵州

  3. 诗中提到的“肠一断”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酒的渴望

答案: 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宣城见杜鹃花》同样表达了对人生与故乡的感慨,但前者更为豪放,而后者则带有温柔的思念情感。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木兰花 五月二十三日晨起口占 木兰花慢 木兰花令 其二 送客南还 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 木兰花慢 送张梦符治书赴召 木兰花慢 梅梦 木兰花(和人女试蓂)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三 木兰花慢 为姜提刑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九九 伍旋 龝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党纲 寂寂悄悄 髟字旁的字 斗米尺布 采字旁的字 珑璁 涓滴归公 濯足濯缨 包含鞠的词语有哪些 送子天王图 黄字旁的字 振国之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