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3:32
到县却应嫌水阔,
离家终是见山疏。
笙歌不驻难辞酒,
舟楫将行负担书。
为政必能安楚老,
向公犹可钓淮鱼。
鸾凰取便多如此,
掠地斜飞上太虚。
到达县城时,恐怕会觉得水面宽阔,
离开家乡后才发现山势稀疏。
笙歌声中驻足不前,难以辞去酒杯,
舟船将启,肩负着书信的重托。
如果能治理政务,定能安抚楚地的老人,
您若真心,仍可钓到淮水中的鱼。
像鸾凰那样自由翱翔,
掠过大地,飞向无边的天空。
方干(约公元835年-约公元901年),字子美,号少微,四川人,唐代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送朱二十赴涟水》写于方干的朋友朱二十即将赴涟水任职之际。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之情,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这首诗通过对水面宽阔、山势稀疏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前两句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担忧,似乎在暗示着前路的不易。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酒席的描写,笙歌不驻,表明酒席上的欢乐难以割舍,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从“为政必能安楚老,向公犹可钓淮鱼”来看,诗人对朋友的能力和前途充满信心,寄托了对他未来的美好期望。最后两句则用鸾凰翱翔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不舍,又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和深邃。
整首诗围绕送别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中提到的“笙歌”指的是什么?
A. 乐器
B. 音乐
C. 船只
D. 山水
诗中提到的“安楚老”是指什么?
A. 安抚老人
B. 住在楚地的老人
C. 朋友的身份
D. 诗人的故乡
诗中用到哪种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由的意象?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D. 夸张
方干的《送朱二十赴涟水》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送别诗,前者更侧重于对朋友未来的关心与祝福,而后者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依依不舍,情感深厚且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