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0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04:58
噫泾水之逶迤,溉我公兮及我私。
水无心兮人多僻,锢上游兮乾我泽。
时逢理兮官得材,墨绶繠兮刘君来。
能爱人兮恤其隐,心既公兮言既尽。
县申府兮府闻天,积愤刷兮沈痾痊。
划新渠兮百亩流,行龙蛇兮止膏油。
遵水式兮复田制,无荒区兮有良岁。
嗟刘君兮去翱翔,遗我福兮牵我肠。
纪成功兮镌美石,求信词兮昭懿绩。
哦,泾水蜿蜒流淌,滋润了我的公私田地。
水是无情的,而人却多是偏僻,
上游被禁锢,我的田地干涸。
时逢明理,官员得到了良才,
墨绶的刘君来到这里。
他能爱护百姓,体恤他们的隐情,
心中公正,言语也已尽尽所能。
县府申报,朝廷得知天意,
积聚的愤懑被扫除,沉重的病痛得到痊愈。
开辟新渠,百亩田地得以流通,
如龙似蛇的水流,止住了油腻的泥潭。
依循水势,恢复了田地的制度,
不再有荒地,丰收的岁月到来。
惋惜刘君啊,你去翱翔,
留下福泽,让我心中牵挂。
铭刻成功于美石之上,
求信的诗句,昭示着你的功绩。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世称“刘白”。他以诗歌、散文、辞章著称,尤其在古文运动中有重要地位。刘禹锡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地方官员治理能力的期待。诗中歌颂了刘仁师的施政,使得地方水利得到改善,田地复苏,百姓受益,表达了对其功绩的感激与怀念。
《改高陵人颂刘仁师诗》是一首充满感情的颂诗,诗人通过描绘水流的蜿蜒和官员的治理,展现了对刘仁师的崇敬与感激。开篇以“噫”字引出,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感慨的氛围中,接着用“泾水之逶迤”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与人类的辛苦耕耘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体现了对水利治理的重视,水流的逶迤象征着自然的规律,而治理水利则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把握与利用。刘仁师的到来,带来了治理的希望,诗人用“能爱人兮恤其隐”来赞美他的仁爱之心,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通过描述县府的变化,诗人传达出对治理成果的欣喜,同时也隐隐流露出对刘仁师离去的惋惜。
全诗结构严谨,运用对仗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表现力。诗的最后,诗人以“纪成功兮镌美石”总结,表达了对刘仁师业绩的铭记与信任。这首诗不仅是一篇颂扬的作品,更是对社会治理的理性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个人与社会、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地方官员刘仁师的高度赞扬,强调了良好治理对民生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治理的关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水代表了什么?
A. 生命的源泉
B. 人情冷暖
C. 大自然的规律
D. A和C
刘仁师在诗中被称赞为:
A. 明理的官员
B. 无情的治理者
C. 无能的管理者
D. 以上皆非
诗中“心既公兮言既尽”表达了什么?
A. 私心重重
B. 公心满满
C. 对百姓的关怀
D. A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