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9:36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
——刘禹锡
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
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
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
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朮苗。
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
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
在洛阳的天坛上,远远地看去像是仙境玉京。
夜里分明可以看见太阳,月静时远处传来笙声。
云间行走带着鸡犬,丹台上也有名字。
自古以来,成道的人,兄弟总是同行。
春天来到山中事情美好,归去后也感到逍遥。
水清澈苔藓色彩鲜明,露水香气弥漫香草苗。
登上台子欣赏瑞气,飞步似神风飘扬。
愿意推荐埙和篪的乐曲,一起学习玉箫的音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以诗、文、赋、词多才多艺而闻名,尤其擅长古体诗。其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和个人的感悟。
本诗作于刘禹锡的家兄归隐王屋山之际,表达了对兄长归隐的祝福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珍视。王屋山是道教圣地,象征着脱离尘世的理想生活。
刘禹锡的《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兄长的关心。在第一首中,诗人通过描绘洛阳的天坛和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天坛与玉京形成对比,显示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夜间看见的日出与月静的笙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静谧的心境。
第二首则更为具体地描绘了山中春日的美好,水清苔绿,露香草甜,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诗人希望与兄长一起学习音乐,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心灵寄托的渴望。整首诗在抒情与描景中交织,既有对兄长的祝福,也有对隐居生活的理想追求,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
描绘洛阳的天坛,象征着古都的辉煌与理想的仙境。
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
夜晚可以看见晨曦,月静时可以远远听到笙声,表达了时间的流动与内心的宁静。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
隐居的生活安宁祥和,云间行走带着家禽,丹台上有道教修炼者的名字,体现了隐逸生活的自在。
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自古以来,修道成功的人总是兄弟相伴,强调亲情与志同道合。
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
春天的山中生活美好,归去后也能感到轻松自在。
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朮苗。
描绘了山中水的清澈与苔藓的鲜艳,露水散发香气,展现自然的美。
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
登上高台欣赏美景,形容轻快的步伐如神风般自由。
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
希望推荐乐器的曲调,一同学习玉箫,表达对音乐的热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兄长的祝福以及对自然美好的赞美,表现出诗人渴望逃离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刘禹锡的《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尘世的厌倦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爱情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云路将鸡犬”主要是指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隐居的安宁
c) 诗人的孤独
d) 兄弟的陪伴
“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中的“埙篪”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药材
d) 一种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