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诗

《杂诗》

时间: 2025-04-26 14:51:52

诗句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1:52

原文展示: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上,俯瞰远方的情景。高楼飞檐超过一百尺,窗户旁边的栏杆显得格外庄重。远望千里平原,早晚都能看到辽阔的景色。许多志士心中充满悲伤,而小人却安于现状,享受安逸。国家的仇恨无法抚平,诗人甘心思念自己的君主。手握宝剑,朝向西南眺望,渴望能到达太山。琴弦紧绷,悲伤的音调响起,我希望能倾诉我的慷慨之言。

注释:

  • 飞观:指高耸的建筑,飞檐的观景台。
  • 百余尺:超过一百尺,形容非常高。
  • 临牖:靠近窗户。
  • 御棂轩:指的是高楼的栏杆和窗户,形容建筑的精美。
  • 烈士:志士仁人的统称,指有志报国的人。
  • 小人:指心胸狭隘、安于现状的人。
  • 国仇:国家的仇恨或怨恨。
  • 甘心:心甘情愿。
  • 丧元:失去元君,指失去国家的统治者。
  • 抚剑:指握剑或把剑放在膝上,表示武士的气概。
  • 太山:是指泰山,象征着高尚和坚定的志向。
  • 弦急:指琴弦紧绷,预示着悲伤情感的流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才华横溢,擅长赋诗,尤其以“洛神赋”闻名。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生于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冲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曹植对国家动荡、个人命运无奈的深切思考之时,诗中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志士的悲悯。

诗歌鉴赏:

《杂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历史感的作品,诗人通过高楼的视角,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志士的强烈同情。开篇的“飞观百余尺”营造了一个高耸入云的氛围,暗示诗人心怀壮志,立志要为国效力。接着,诗人描绘了广袤的平原,象征着国家的辽阔与未来的希望。然而,诗人在此美景之下却感到无奈,他感叹“烈士多悲心”,而“小人偷自闲”,表现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面对国家的仇恨,心中充满不甘和悲痛,决心不再沉湎于个人的安逸,而是倾心投入国家的事业。最后,手握宝剑,向西南眺望,表达了他愿意赴死赴难的决心,琴弦的悲音更是强化了这种情感。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了曹植作为一位文学家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观百余尺:描绘高楼的壮丽,表现诗人的志向。
  2. 临牖御棂轩:展示环境的优雅,暗示诗人身处高位。
  3. 远望周千里:展现诗人视野的开阔,象征着对未来的畅想。
  4. 朝夕见平原:强调对国家的眷恋和对百姓的关心。
  5. 烈士多悲心:抒发对志士的同情,承载着对国家的忧虑。
  6. 小人偷自闲:批判当时社会的安逸与懒惰。
  7. 国仇亮不塞:表达对国家仇恨的深切感受,无法释怀。
  8. 甘心思丧元:表露对元君的思念,体现对国家的忠诚。
  9. 抚剑西南望:象征诗人的英勇与决心。
  10. 思欲赴太山:寄托了报国志向,愿意为国牺牲。
  11. 弦急悲声发:音乐的悲伤,揭示内心的激愤与不平。
  12. 聆我慷慨言:希望能被世人听见,传达自己的理想与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与象征:用“剑”象征勇气和决心,“太山”象征高尚的理想。
  • 排比:如“飞观”“临牖”,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出从个人情感到国家情怀的广阔视野,传达出对忠诚与责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观:象征高远的志向。
  • 烈士:代表忠诚和理想。
  • 小人:指代安于现状的人,反映社会的风气。
  • :象征勇敢和决心。
  • 太山:象征高尚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站在什么地方观察远方的景象? A. 河边
    B. 高楼
    C. 山顶
    D. 草地

  2. 诗中提到的“烈士”主要指的是? A. 志士仁人
    B. 官员
    C. 学者
    D. 小人

  3. 诗人对社会的态度是什么? A. 满意
    B. 没有看法
    C. 失望
    D. 高兴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壮丽景色与个人情怀。
  • 《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表达思乡情感与对国的牵挂。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曹植的《杂诗》均通过自然景观引发对人生和国家的思考,展现了不同风格的情感表达。
  • 曹植的情感更显激昂,王之涣则多了一份悠远的情怀。

参考资料:

  • 《三国志》:对曹植生平的详细记载。
  • 《魏晋南北朝诗词选》:对这一时期诗歌的全面收录和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有关古诗鉴赏的专业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判班孙待制见寄 端午帖子·温成合四首 送慧勤归余杭 晏太尉西园贺雪歌 射生户 留题南楼二绝 石篆诗 送 其二 新霜二首 其二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山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首不渝 高步阔视 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五县 衣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短结尾的成语 日字旁的字 人世沧桑 烟雾腾天 扮饰 莺闺燕阁 密巧 见字旁的字 近火先焦 啸咤风云 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