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7:14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思念者在高台上感受到的悲凉与孤独。高台上风声悲鸣,朝阳照耀着北边的树林。那远方的亲人身处万里之外,江湖浩渺而深邃,舟船又怎能到达?离愁别绪难以自抑,孤雁南飞过庭院,发出长长的哀鸣。思念远方的人,渴望通过音信来传达情感。形影相失,心中不禁涌起阵阵伤感。
作者介绍: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国著名诗人,文学家,三国时期的杰出代表。他是曹操之子,以才华横溢著称,尤其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曹植晚年,正值三国动荡时期,他因政治斗争受到排挤,内心饱受离愁别绪的折磨,故而抒发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曹植的《杂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首句“高台多悲风”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风声悲鸣,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紧接着“朝日照北林”则引入了自然的光明,却与诗人内心的阴郁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其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一句,表达了诗人与亲人之间的遥远距离,江湖浩浩,难以相逢,诗人在此感受到了无奈与愁苦。接下来的“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则流露出对归宿的渴望,暗示着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痛苦。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孤雁的形象非常生动,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亲人的思念。最后,“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形象地表现出思念的无奈和内心的伤感。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曹植对亲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思索,既具个人情感,又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一个孤独灵魂在动荡时代的情感波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孤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努力
填空题:诗中“高台多__”描绘了一种孤独的情感。
判断题:诗中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对还是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曹植的《杂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思念之情,但曹植的作品更加强调孤独与无奈,而李白则在思乡中带有更多的柔情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