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3:09
画堂春 其一 咏美人足
作者:董俞
凤头低落画裙边。
绣帮三寸花鲜。
凌波何幸遇婵娟。
瓣瓣生莲。
怪杀夜来狂甚,
温香一捻堪怜。
玉趺褪尽软行缠。
被底灯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的娇足,凤头鞋轻轻低垂在画裙边,绣边的鞋帮装饰着三寸高的鲜艳花朵。她如同在水波中行走的仙子,真是幸运能够遇到如此美丽的月娟。那一瓣瓣的莲花,令人感到惊艳。昨夜的狂热真是令人感叹,轻轻一捻散发的温香让人心生怜惜。她的玉趺在柔软的行走中,渐渐褪去缠绕的细带,正坐在灯下静静观赏。
“婵娟”一词源于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月亮的美丽,象征着女性的优雅与美丽。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与高雅,常常与美人相联系。
董俞,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女性之美和自然风光,具有浓厚的感性特征。董俞的创作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风采。
这首诗是在清代盛行的文人雅集中创作的,诗人通过对美人足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美与爱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欣赏以及文人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
《画堂春 其一 咏美人足》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女性之美的诗作。诗人以“凤头低落画裙边”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优雅的场景,描绘出美人轻盈的步伐和精致的鞋子。接着,诗人用“凌波何幸遇婵娟”表达出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将她比作水中仙子,既展示了她的优雅,又赋予了她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诗中“瓣瓣生莲”更是将美人的足部比作盛开的莲花,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之美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富有诗意的意象。接下来的“怪杀夜来狂甚”,则展现了诗人对昨夜狂热情感的感慨,似乎在述说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温香一捻堪怜”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对美的渴望与怜惜,仿佛那温柔的香气是她的魅力所在。而最后一句“玉趺褪尽软行缠”则将画面推向高潮,描绘出美人在灯下的静谧,暗示了她的柔美与无尽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优雅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轻盈而又华美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整首诗围绕美人足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女性之美的赞美与欣赏,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凤头”指的是哪种物品?
“瓣瓣生莲”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