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画堂春 其一 咏美人足,和友人韵

《画堂春 其一 咏美人足,和友人韵》

时间: 2025-05-02 07:43:09

诗句

凤头低落画裙边。

绣帮三寸花鲜。

凌波何幸遇婵娟。

瓣瓣生莲。

怪杀夜来狂甚,温香一捻堪怜。

玉趺褪尽软行缠。

被底灯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3:09

原文展示

画堂春 其一 咏美人足
作者:董俞

凤头低落画裙边。
绣帮三寸花鲜。
凌波何幸遇婵娟。
瓣瓣生莲。
怪杀夜来狂甚,
温香一捻堪怜。
玉趺褪尽软行缠。
被底灯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的娇足,凤头鞋轻轻低垂在画裙边,绣边的鞋帮装饰着三寸高的鲜艳花朵。她如同在水波中行走的仙子,真是幸运能够遇到如此美丽的月娟。那一瓣瓣的莲花,令人感到惊艳。昨夜的狂热真是令人感叹,轻轻一捻散发的温香让人心生怜惜。她的玉趺在柔软的行走中,渐渐褪去缠绕的细带,正坐在灯下静静观赏。


注释

  • 凤头:一种鞋子,鞋头向上翘如凤头,常用以形容女子的鞋子。
  • 低落:指鞋子轻轻垂下的状态。
  • 画裙:指精美的裙子,通常有花纹装饰。
  • 凌波:形容美人走路时轻盈如水波荡漾。
  • 婵娟: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月亮的美丽。
  • 瓣瓣生莲:比喻足部如莲花般美丽。
  • 怪杀:感叹词,表示奇怪或惊叹的感情。
  • 温香一捻:形容轻轻一触即散发的香气。
  • 玉趺:指美人的脚,通常形容其美丽。

典故解析

“婵娟”一词源于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月亮的美丽,象征着女性的优雅与美丽。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与高雅,常常与美人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俞,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女性之美和自然风光,具有浓厚的感性特征。董俞的创作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风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清代盛行的文人雅集中创作的,诗人通过对美人足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美与爱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欣赏以及文人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


诗歌鉴赏

《画堂春 其一 咏美人足》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女性之美的诗作。诗人以“凤头低落画裙边”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优雅的场景,描绘出美人轻盈的步伐和精致的鞋子。接着,诗人用“凌波何幸遇婵娟”表达出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将她比作水中仙子,既展示了她的优雅,又赋予了她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诗中“瓣瓣生莲”更是将美人的足部比作盛开的莲花,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之美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富有诗意的意象。接下来的“怪杀夜来狂甚”,则展现了诗人对昨夜狂热情感的感慨,似乎在述说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温香一捻堪怜”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对美的渴望与怜惜,仿佛那温柔的香气是她的魅力所在。而最后一句“玉趺褪尽软行缠”则将画面推向高潮,描绘出美人在灯下的静谧,暗示了她的柔美与无尽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优雅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轻盈而又华美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凤头低落画裙边:描绘美人鞋子轻轻低垂的样子,与裙子相映成趣。
  2. 绣帮三寸花鲜:鞋子的绣边装饰着鲜艳的花朵,突显了细致与美丽。
  3. 凌波何幸遇婵娟:比喻美人如同水中行走的仙子,表达了对她的赞美与羡慕。
  4. 瓣瓣生莲:将美人的足部比作盛开的莲花,形象而生动。
  5. 怪杀夜来狂甚:感叹昨夜的狂热情感,体现了情感的强烈与复杂。
  6. 温香一捻堪怜:指轻轻一碰即散发的香气,强调了美人魅力的细腻与动人。
  7. 玉趺褪尽软行缠:描绘美人在灯下静坐,暗示她的柔美与无拘无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的足部比作莲花,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拟人:将香气拟人化,赋予其温柔的特质。
  • 对仗:如“温香一捻堪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美人足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女性之美的赞美与欣赏,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凤头鞋:象征女性的优雅与精致。
  2. 画裙:代表华美的外表与风雅。
  3. 莲花:象征纯洁和高贵,常与女性美相联系。
  4. 灯前:暗示静谧的夜晚,增强了诗的氛围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凤头”指的是哪种物品?

    • A. 鞋子
    • B. 衣服
    • C. 饰品
  2. “瓣瓣生莲”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 A. 美人的声音
    • B. 美人的足部之美
    • C. 美人的衣服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忧伤
    • B. 喜悦
    • C. 感慨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诗作,描绘女性的细腻情感。
  • 李清照的词:如《如梦令》,展现女性的柔美与感伤。

诗词对比

  • 与李白《庐山谣》对比:两者都运用自然意象描绘美,但董俞更注重细腻的女性美,李白则偏向壮阔的景象。
  • 与杜甫的《丽人行》对比:同样赞美女性之美,但杜甫的诗更具社会批判意味,而董俞则专注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汇集清代知名诗人的作品,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分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风格,适合深入学习古诗词的读者。

相关查询

落花 风雨 北青萝 凉思 喜见外弟又言别 送友人 渡荆门送别 赠孟浩然 夜泊牛渚怀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徭薄赋 豕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不计 在劫难逃 饫甘餍肥 鬼字旁的字 徽祚 不挠不折 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啧啧称奇 人亲骨肉香 侮诮 鱼牙行 巳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