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旅月怀人

《蝶恋花·旅月怀人》

时间: 2025-05-03 22:10:35

诗句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0:35

原文展示:

蝶恋花·旅月怀人
宋琬 〔清代〕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白话文翻译:

月光透过稀薄的帘子,照射的距离不过几尺,乌鹊惊飞,令人心中伤感。
万里之外的老朋友被关山阻隔,南楼上又是谁在吹奏梅花笛呢?
灯下的蟋蟀在欺负这个生病的客人,清幽的影子徘徊着,我想睡却无从入梦。
墙角的芭蕉在风中瑟瑟作响,恨不得将黑暗的窗外遮住。

注释:

  • 疏帘:稀薄的窗帘。
  • 乌鹊:黑色的乌鸦或喜鹊。
  • 关塞:指山河阻隔,形容两地相隔遥远。
  • 梅花笛:用梅花图案装饰的笛子,常用以表达思乡之情。
  • 蟋蟀:指蟋蟀,古代常用作夜晚的伴奏。
  • 清影:指月光或灯光下的影子。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用作庭院的装饰,形象生动。

典故解析:

  • 梅花笛:梅花在古代象征着高洁,常与友人相思、离别等情感相联系。
  • 关塞:古往今来,山河阻隔常被用来形容离别之苦,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琬,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词风而著称。其作品常常渗透着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情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旅途中,诗人因月色而生感慨,回忆故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月怀人”为主题,深刻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人的思念。开篇用“月去疏帘才数尺”点明了环境,月光的微弱照射,既象征着孤独的心情,也暗示着思念的幽远。接下来,诗人通过“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来引入情感,乌鹊的惊飞让人联想到分别与孤独,伤心之情不言而喻。

“万里故人关塞隔”一句,更加深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朋友间的距离不仅是地理上的遥远,更是情感上的隔阂。而“南楼谁弄梅花笛”,则通过询问的方式,表达对故人音律的渴望,隐含着对美好往昔的追忆。

后面的“蟋蟀灯前欺病客”,体现了诗人在孤独病榻上的无奈与无助,蟋蟀的鸣叫仿佛在嘲弄他的病痛,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最后一句“生憎遮掩窗儿黑”,则是对环境的无奈与对黑暗的厌恶,象征着思念的沉重和无法排遣的孤寂。

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中,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念与孤独,月色、蟋蟀、芭蕉等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层次感和情感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去疏帘才数尺:月光透过稀薄的帘子,暗示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 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乌鹊的惊飞象征着心中的忧伤与孤独。
  • 万里故人关塞隔:距离的遥远让人更加思念故人,表达了友情的珍贵。
  • 南楼谁弄梅花笛:询问声中透出对友人的怀念与渴望。
  • 蟋蟀灯前欺病客:蟋蟀的鸣叫仿佛在嘲弄病中的孤独。
  • 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无法入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 墙角芭蕉风瑟瑟:芭蕉的摇曳声更添愁绪,象征着阻隔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乌鹊的惊飞比喻为心中伤感的状态。
  • 拟人:蟋蟀“欺病客”赋予了蟋蟀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月去疏帘”和“墙角芭蕉”,通过平衡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月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阂,体现出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念、孤独与宁静。
  • 乌鹊:代表忧伤与分离。
  • 梅花笛:象征高洁的友情与美好回忆。
  • 蟋蟀:象征孤独与无奈。
  • 芭蕉:代表遮挡与黑暗,隐含对环境的厌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宋琬
    C. 李白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琵琶
    B. 笛子
    C. 古筝
    D. 小号

  3. “万里故人关塞隔”中“关塞”指的是什么? A. 山河阻隔
    B. 朋友的心
    C. 时间的流逝
    D. 生活的困难

答案: 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蝶恋花·旅月怀人》都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但前者通过对月的描写更为直接,后者则通过环境描写与细腻情感展现出孤独感。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在夜晚的意境中表达思念,却更多地侧重于历史与壮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同诸公登感应观阁 九日书怀 九日 九日陶然亭独坐 九日同潘景升吴翁晋卜伯符孙燕诒苏汝载家仲玄御登牛首山绝顶留宿僧院诘朝又游献花岩三首 其一 游牛首 九日 九日书怀 九日阻雨晚晴二首 九日 九日与诸曹友同登显灵宫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泻百里 疑团 户字头的字 豕字旁的字 包含贯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清静无为 三头二面 心字底的字 生气蓬勃 新西兰 涉猎 投袂援戈 包含掊的词语有哪些 回曲 顺运 肀字旁的字 锦开头的成语 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