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0:39
未许秋凋霜后林,蕊珠宫里正春深。
依然绿树难藏鸟,怪底黄花又散金。
插鬓定移妆罢镜,低枝应怯晓来砧。
谁知地上婆娑影,不并西垣一样沈。
秋天尚未在霜降后使林木凋零,花蕊如珠的宫殿里正是春意盎然。
依然的绿树难以掩藏小鸟,奇怪的是那金色的黄花又开始凋谢。
插好鬓发定要移开妆镜,低垂的树枝恐怕害怕清晨的敲打。
谁知地上那摇曳的影子,竟然与西边的墙垣一样沉重。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春天的回忆,反映出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体现了古典诗词常见的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
王应辰(字子瑜,号诚斋),清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关注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
在丙寅年秋季,木犀花盛开之际,王应辰与友人张功父互唱和,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和对春天的怀念。此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心境交织,使得诗人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开篇即以“未许”引入,暗示秋天尚未完全降临,给人以生气盎然的感觉。接着通过“蕊珠宫里正春深”将春的美好与秋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诗中“依然绿树难藏鸟”,生动地描绘了秋日树木的茂盛与鸟儿的活泼,展现了秋天的生机。最后两句则从细节入手,描绘了化妆时的犹豫与对晨光的敬畏,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体现了清代诗人的抒情风格。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与春天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深思。
诗中“未许秋凋霜后林”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低枝应怯晓来砧”表现了什么?
“蕊珠宫里正春深”中的“蕊珠”指的是什么?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对比,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景象,但王应辰的诗更加强调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冲击,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孤独与思乡情怀。王应辰的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流转的细腻感悟,而李白的诗则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敬畏中透露出一种豪放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