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时间: 2025-04-26 06:50:38

诗句

独化陶钧运圣谟,八方寥廓入雄图。

将军已勒边山颂,博士初修玉检书。

西望忽惊新石阙,东来不是旧金舆。

编年谁秉丹青笔,流落周南一腐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38

原文展示

独化陶钧运圣谟,八方寥廓入雄图。将军已勒边山颂,博士初修玉检书。西望忽惊新石阙,东来不是旧金舆。编年谁秉丹青笔,流落周南一腐儒。

白话文翻译

自然之化如同陶匠运转圣明的谋略,八方广阔之地都纳入宏伟的蓝图。将军已在边疆刻下颂歌,博士开始修订珍贵的文献。向西望去,忽然惊讶于新的石阙,向东而来,不再是旧时的金车。编年史由谁执掌着彩绘的笔,流落在周南的一位腐儒。

注释

  • 独化陶钧运圣谟:比喻自然之化如同陶匠运转圣明的谋略。
  • 八方寥廓入雄图:指八方广阔之地都纳入宏伟的蓝图。
  • 将军已勒边山颂:将军已在边疆刻下颂歌,表彰功绩。
  • 博士初修玉检书:博士开始修订珍贵的文献,指整理古籍。
  • 西望忽惊新石阙:向西望去,忽然惊讶于新的石阙,指新立的石碑或纪念物。
  • 东来不是旧金舆:向东而来,不再是旧时的金车,指时代变迁。
  • 编年谁秉丹青笔:编年史由谁执掌着彩绘的笔,指记录历史的人。
  • 流落周南一腐儒:流落在周南的一位腐儒,指作者自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张耒为神宗皇帝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神宗皇帝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神宗皇帝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首联以“独化陶钧运圣谟”开篇,比喻神宗皇帝的治国如同陶匠运转圣明的谋略,将八方广阔之地纳入宏伟的蓝图。颔联和颈联通过将军刻颂、博士修书、新石阙、旧金舆的对比,表达了时代变迁的感慨。尾联以“编年谁秉丹青笔”自问,流露出对历史记录者的关注,并以“流落周南一腐儒”自喻,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化陶钧运圣谟:以陶匠运转圣明的谋略比喻神宗皇帝的治国,形象生动。
  2. 八方寥廓入雄图:指神宗皇帝的治国蓝图涵盖八方广阔之地,气势宏大。
  3. 将军已勒边山颂:将军在边疆刻下颂歌,表彰功绩,象征国家的强盛。
  4. 博士初修玉检书:博士开始修订珍贵的文献,指整理古籍,传承文化。
  5. 西望忽惊新石阙:向西望去,忽然惊讶于新的石阙,指新立的石碑或纪念物,象征时代的变迁。
  6. 东来不是旧金舆:向东而来,不再是旧时的金车,指时代变迁,物是人非。
  7. 编年谁秉丹青笔:编年史由谁执掌着彩绘的笔,指记录历史的人,表达对历史记录者的关注。
  8. 流落周南一腐儒:流落在周南的一位腐儒,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独化陶钧运圣谟”,将治国比喻为陶匠运转圣明的谋略。
  • 对比:如“西望忽惊新石阙,东来不是旧金舆”,通过新旧对比,表达时代变迁。
  • 自喻:如“流落周南一腐儒”,以腐儒自喻,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神宗皇帝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陶钧:比喻治国如陶匠运转圣明的谋略。
  • 八方寥廓:指广阔的地域。
  • 边山颂:将军在边疆刻下的颂歌,象征国家的强盛。
  • 玉检书:珍贵的文献,指整理古籍。
  • 新石阙:新立的石碑或纪念物,象征时代的变迁。
  • 旧金舆:旧时的金车,指过去的辉煌。
  • 丹青笔:彩绘的笔,指记录历史的人。
  • 腐儒:指作者自己,表达孤独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化陶钧运圣谟”中的“陶钧”比喻什么? A. 治国 B. 陶匠 C. 圣明的谋略 D. 时代变迁

  2. 诗中“西望忽惊新石阙”中的“新石阙”象征什么? A. 新的石碑 B. 时代的变迁 C. 旧时的辉煌 D. 历史的记录

  3. 诗中“流落周南一腐儒”中的“腐儒”指谁? A. 作者自己 B. 神宗皇帝 C. 将军 D. 博士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神宗皇帝挽词三首》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神宗皇帝的怀念,而苏轼的词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妙容非睹 承诏堂 初游艺机庐山 坐观瀑楼中对雨 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 游镜泊湖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小孤索同黄士殷同赋 小孤山 立秋后和李大向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发制人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追悔莫及 凶力 尚堪一行 丶字旁的字 李广未封 显器 包含叉的词语有哪些 恩有重报 足字旁的字 诱结 矢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尢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宰物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采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