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9:43
沙溆鹤争飞,波光可染衣。松江异淇水,信美不如归。
沙滩和水流中,白鹤在争先恐后地飞翔,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可以染上衣裳。松江的水与淇水相比,虽美却不如回到故乡。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因编撰《资治通鉴》而著称。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见长,常寄托个人情感于自然景色中。
此诗写于司马光奉使淮浙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及对美好自然的赞美。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外地的美丽,但仍然无法抵挡对故乡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头的“沙溆鹤争飞”描绘了自然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生命的活力;而“波光可染衣”则进一步渲染了水面景象的美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然而,接下来的“松江异淇水”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尽管眼前的景色再美,也不能填补他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信美不如归”更是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对故乡的归属感和对亲切环境的向往。整首诗在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中达成了和谐,展现了司马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深切的怀念,尽管外面的世界再美丽,但对故乡的归属感和思念情感更为强烈。
诗中提到的两条水流是哪些?
A. 黄河与长江
B. 松江与淇水
C. 淮河与汉江
D. 珠江与白河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深切怀念?
A. 朋友
B. 故乡
C. 自然
D. 事业
“波光可染衣”中的“波光”指的是什么?
A. 火焰
B. 水面的光影
C. 阳光
D. 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