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新买叠石庄再用前韵招景仁

《新买叠石庄再用前韵招景仁》

时间: 2025-04-26 07:20:22

诗句

一溪清水佩声寒,两岸莓苔绵绣斑。

三径谁来卜邻舍,千峰我已作家山。

鹿裘藜杖偏宜老,紫陌红尘不称闲。

早挈琴书远相就,放歌烂醉白云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22

原文展示:

一溪清水佩声寒,两岸莓苔绵绣斑。
三径谁来卜邻舍,千峰我已作家山。
鹿裘藜杖偏宜老,紫陌红尘不称闲。
早挈琴书远相就,放歌烂醉白云间。

白话文翻译:

一条清澈的小溪,水声如佩玉般清寒;
两岸长满了莓苔,像绣花一样斑驳。
三条小径,谁来问我邻居在哪里?
千山万岭,我已经把它们当成我的家。
穿着鹿皮裘衣,手杖是藜杖,正好适合我这个年纪;
在繁华的尘世中,我却觉得无所事事。
早早地带着琴书,向远方去追寻;
在白云之间,放歌痛饮,沉醉其中。

注释:

  • 佩声:指佩玉的声音,形容溪水声清脆悦耳。
  • 莓苔:指生长在岸边的苔藓,形容两岸的景色。
  • 卜邻舍:“卜”在这里指“询问”,即询问邻居。
  • 鹿裘:用鹿皮制成的衣服,通常指高档衣物。
  • 藜杖:用藜草制作的手杖,象征老人或隐者的生活。
  • 紫陌红尘:形容繁华的尘世和人间的喧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所撰《资治通鉴》闻名。他的诗词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隐逸情怀,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司马光晚年,他在新买的叠石庄居住,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归隐的心态,反映了他渴望归隐田园的情趣。

诗歌鉴赏:

司马光在《新买叠石庄再用前韵招景仁》一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描绘了一条清澈的小溪,水声清冷而悦耳,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接着,岸边的莓苔如绣般斑驳,进一步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中“谁来卜邻舍”的疑问,流露出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渴望与对周围环境的思考。

“千峰我已作家山”一句,表达了诗人把大自然的山川视作自己的家,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归属感与亲切感。后半部分,诗人以“鹿裘藜杖偏宜老”自谦,说明自己已进入老年,但内心仍希望远离喧嚣,追求一种清净而闲适的生活。“紫陌红尘不称闲”则体现了对繁华世界的无感,表现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最后两句“早挈琴书远相就,放歌烂醉白云间”,诗人表达了希望带着琴书远行,畅快歌唱、陶醉在云间的愿望,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溪清水佩声寒:小溪的水流声如佩玉般清澈,给人以寒意,营造出清冷的意境。
  2. 两岸莓苔绵绣斑:两岸长满了莓苔,像绣花一般,描绘出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3. 三径谁来卜邻舍:三条小路,谁来询问邻居,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渴望交友的情感。
  4. 千峰我已作家山:千山万岭,我已将它们视为我的家,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厚感情。
  5. 鹿裘藜杖偏宜老:穿着鹿皮衣服,手持藜杖,适合老年人的生活,展现出隐者的生活状态。
  6. 紫陌红尘不称闲:在繁华的尘世中,感觉无所事事,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7. 早挈琴书远相就:早早带着琴书,向远方去追寻,体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8. 放歌烂醉白云间:在白云之间放声歌唱,沉醉于自然,展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佩声寒”,用佩玉的声音比喻溪水声。
  • 对仗:如“紫陌红尘”与“鹿裘藜杖”,形成对比,突显隐居生活的清淡与喧嚣生活的繁华。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人性,增强了感情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繁华尘世的逃避,体现了归隐的理想与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洒脱、淡然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纯净与宁静,代表诗人内心的淡泊。
  • 莓苔:体现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象征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鹿裘、藜杖:象征隐逸生活的高雅与清净,表现出老年人的豁达心态。
  • 琴书:象征文化与艺术,代表诗人追求精神生活的渴望。
  • 白云:象征自由与洒脱,展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溪水声比喻成什么?
    A. 风声
    B. 佩声
    C. 鳥鸣

  2. “千峰我已作家山”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繁华
    B. 归属感
    C. 争斗

  3. 诗人希望带着什么去追寻远方?
    A. 食物
    B. 琴书
    C.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比较王维与司马光的山水诗,王维的诗更注重意境的渲染,情感更为细腻;而司马光则更强调归隐的哲理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诗词选》
  • 《司马光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天童寺道经育王岭观舍利 宜陵道中 寒夜怨 平山怀古 庚子季秋赠别顾宁人社兄之会稽 阅瓜洲城登大观楼望京口 九月十五月下作 冬祭五世祖洞阳公祠 上吴履斋 红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此际 手泽之遗 比字旁的字 朾蚁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玉枝金叶 推情准理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偃旗息鼓 包含隰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三框儿的字 三头六臂 住节 包含勿的成语 牝城 又字旁的字 悒慑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