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新买叠石庄再用前韵招景仁

《新买叠石庄再用前韵招景仁》

时间: 2025-07-27 14:28:31

诗句

一溪清水佩声寒,两岸莓苔绵绣斑。

三径谁来卜邻舍,千峰我已作家山。

鹿裘藜杖偏宜老,紫陌红尘不称闲。

早挈琴书远相就,放歌烂醉白云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28:31

原文展示:

一溪清水佩声寒,两岸莓苔绵绣斑。
三径谁来卜邻舍,千峰我已作家山。
鹿裘藜杖偏宜老,紫陌红尘不称闲。
早挈琴书远相就,放歌烂醉白云间。

白话文翻译:

一条清澈的小溪,水声如佩玉般清寒;
两岸长满了莓苔,像绣花一样斑驳。
三条小径,谁来问我邻居在哪里?
千山万岭,我已经把它们当成我的家。
穿着鹿皮裘衣,手杖是藜杖,正好适合我这个年纪;
在繁华的尘世中,我却觉得无所事事。
早早地带着琴书,向远方去追寻;
在白云之间,放歌痛饮,沉醉其中。

注释:

  • 佩声:指佩玉的声音,形容溪水声清脆悦耳。
  • 莓苔:指生长在岸边的苔藓,形容两岸的景色。
  • 卜邻舍:“卜”在这里指“询问”,即询问邻居。
  • 鹿裘:用鹿皮制成的衣服,通常指高档衣物。
  • 藜杖:用藜草制作的手杖,象征老人或隐者的生活。
  • 紫陌红尘:形容繁华的尘世和人间的喧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所撰《资治通鉴》闻名。他的诗词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隐逸情怀,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司马光晚年,他在新买的叠石庄居住,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归隐的心态,反映了他渴望归隐田园的情趣。

诗歌鉴赏:

司马光在《新买叠石庄再用前韵招景仁》一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描绘了一条清澈的小溪,水声清冷而悦耳,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接着,岸边的莓苔如绣般斑驳,进一步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中“谁来卜邻舍”的疑问,流露出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渴望与对周围环境的思考。

“千峰我已作家山”一句,表达了诗人把大自然的山川视作自己的家,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归属感与亲切感。后半部分,诗人以“鹿裘藜杖偏宜老”自谦,说明自己已进入老年,但内心仍希望远离喧嚣,追求一种清净而闲适的生活。“紫陌红尘不称闲”则体现了对繁华世界的无感,表现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最后两句“早挈琴书远相就,放歌烂醉白云间”,诗人表达了希望带着琴书远行,畅快歌唱、陶醉在云间的愿望,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溪清水佩声寒:小溪的水流声如佩玉般清澈,给人以寒意,营造出清冷的意境。
  2. 两岸莓苔绵绣斑:两岸长满了莓苔,像绣花一般,描绘出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3. 三径谁来卜邻舍:三条小路,谁来询问邻居,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渴望交友的情感。
  4. 千峰我已作家山:千山万岭,我已将它们视为我的家,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厚感情。
  5. 鹿裘藜杖偏宜老:穿着鹿皮衣服,手持藜杖,适合老年人的生活,展现出隐者的生活状态。
  6. 紫陌红尘不称闲:在繁华的尘世中,感觉无所事事,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7. 早挈琴书远相就:早早带着琴书,向远方去追寻,体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8. 放歌烂醉白云间:在白云之间放声歌唱,沉醉于自然,展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佩声寒”,用佩玉的声音比喻溪水声。
  • 对仗:如“紫陌红尘”与“鹿裘藜杖”,形成对比,突显隐居生活的清淡与喧嚣生活的繁华。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人性,增强了感情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繁华尘世的逃避,体现了归隐的理想与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洒脱、淡然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纯净与宁静,代表诗人内心的淡泊。
  • 莓苔:体现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象征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鹿裘、藜杖:象征隐逸生活的高雅与清净,表现出老年人的豁达心态。
  • 琴书:象征文化与艺术,代表诗人追求精神生活的渴望。
  • 白云:象征自由与洒脱,展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溪水声比喻成什么?
    A. 风声
    B. 佩声
    C. 鳥鸣

  2. “千峰我已作家山”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繁华
    B. 归属感
    C. 争斗

  3. 诗人希望带着什么去追寻远方?
    A. 食物
    B. 琴书
    C.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比较王维与司马光的山水诗,王维的诗更注重意境的渲染,情感更为细腻;而司马光则更强调归隐的哲理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诗词选》
  • 《司马光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月壬午发利州 陈尉括水伤冒雨下朱陀出示两诗次韵 奖菊 其二 高斋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 中春中浣一日老人挈累下西市寓舍越三日某行 仲冬九日还可庵谒墓遂入都 谨和老人除日 为清隐打化僧说偈 锺惠叔转示赵临安两山堂诸公诗刻随喜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瞵伺 惊心悼胆 包含纪的成语 侍案 原田 洗颈就戮 厂字头的字 星霜荏苒 高字旁的字 来来 馬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过时黄花 倚翠偎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