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8:3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8:36:04
丹旌倚輤车,荣辱尽虚无。
半道骅骝顿,先秋兰雨枯。
儿痴才过龀,亲老不胜扶。
家事今萧瑟,宁将未第殊。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公素去世的深切哀悼与无限惋惜。诗中提到的“丹旌”是象征荣华的旗帜,而“荣辱尽虚无”则表达了在人生的终点面前,所有的荣华富贵都变得毫无意义。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与无奈,犹如骏马在半路上突然停顿,秋天的兰花在细雨中枯萎。“儿痴才过龀”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谦,而“亲老不胜扶”则暗示亲人的无助与老去。最后两句描绘了如今家中一片萧条,面对未能考取功名的遗憾,诗人感到更加无奈。
“骅骝”是古代传说中的名马,常用来象征英俊或有才华的人物;“兰雨”则指秋天的兰花,象征着青春的逝去与美好的消逝。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温公,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主张理学,强调道德和政治的结合。其作品多反映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风格严谨,情感深厚。
《哭公素》是司马光为悼念好友公素而作,诗中渗透着对逝者的追思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哭公素》是司马光以其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友人的缅怀所作的一首抒情诗。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开头的“丹旌倚輤车”便引入了一个盛大的场景,暗示着公素生前的荣耀和地位。然而,随着“荣辱尽虚无”的出现,荣华似乎在死亡面前变得毫无意义。诗人通过骏马的停顿,象征着生命旅途的中断,表达了对友人未能继续前行的惋惜。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家事的萧瑟,隐喻友人离世给家庭带来的悲痛与失落,情感愈加沉重。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逝者的哀悼,更是对生命、时间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司马光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将友谊、人生的脆弱与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比荣华与无常,展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强调了人际间的珍贵情感。
“丹旌”的意思是?
A. 旗帜
B. 马车
C. 兰花
“荣辱尽虚无”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荣耀
B. 生死无常
C. 友情的重要
“骅骝”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美丽的花
B. 忍耐与支持
C. 才华与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