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萤

《萤》

时间: 2025-05-06 20:21:14

诗句

透窗穿竹住还移,万类俱闲始见伊。

难把寸光藏暗室,

自持孤影助明时。

空庭散逐金风起,乱叶争投玉露垂。

后代儒生懒收拾,夜深飞过读书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21:14

原文展示:

透窗穿竹住还移,万类俱闲始见伊。
难把寸光藏暗室,自持孤影助明时。
空庭散逐金风起,乱叶争投玉露垂。
后代儒生懒收拾,夜深飞过读书帷。

白话文翻译:

透过窗户,萤火虫在竹子间出没,
万物都在闲适中才看见它。
难以把这微弱的光藏在黑暗的房间,
它自持孤独的身影,照亮这个时刻。
空旷的庭院中,金风起舞,
纷乱的落叶争先恐后地滴落露珠。
后代的儒生懒于整理,
夜深时,萤火虫飞过读书的帐帷。

注释:

字词注释:

  • 透窗:透过窗户。
  • 穿竹:在竹子之间飞舞。
  • 万类:万物、众生。
  • 寸光:微小的光线。
  • 暗室:黑暗的房间。
  • 孤影:孤独的影子。
  • 金风:秋风,寓意美好时节。
  • 玉露:象征清晨的露水。
  • 儒生:读书人,士人。
  • 读书帷:读书的帐帷,表示读书的环境。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万类俱闲”与“金风”、“玉露”反映了自然界的宁静和优雅,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贯之,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晚唐时期较为活跃,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应是在某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对萤火虫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独立与思考的追求,表达了对书卷气和自然间的和谐关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萤》这首诗以萤火虫为主线,借助其微弱的光芒,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知识的追求。诗的开篇“透窗穿竹住还移”,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萤火虫在夜晚竹林间穿梭的轻盈与灵动。接下来的“万类俱闲始见伊”,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内心静谧的呈现,说明在万物的闲适中,萤火虫的存在显得尤为珍贵。

“难把寸光藏暗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光明与知识的渴望,暗示着即使是微小的光芒也不应被隐藏在黑暗中,强调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接下来的“空庭散逐金风起,乱叶争投玉露垂”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庭院图,金风起舞,落叶纷飞,构成了一个动静结合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后代儒生懒收拾,夜深飞过读书帷”则引发了对后世读书人态度的思考,表明了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仍有一些珍贵的瞬间是值得铭记和珍惜的。整首诗通过对萤火虫的描绘,寓意深刻,表达了对自然与知识的尊重,同时也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透窗穿竹住还移:萤火虫透过窗户,穿梭于竹林间,生动展示了它自由的姿态。
  • 万类俱闲始见伊:在万物都显得闲适的时候,萤火虫的光芒才让人们注意到它。
  • 难把寸光藏暗室:微弱的光线难以在黑暗的房间里被藏匿,隐喻着知识和光明应被珍视。
  • 自持孤影助明时:它孤独的身影在夜晚为周围带来光明,象征着独立和坚强。
  • 空庭散逐金风起:秋风在空旷的庭院中轻轻吹拂,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乱叶争投玉露垂:落叶与露水交融,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流转。
  • 后代儒生懒收拾:后来的读书人对知识的态度显得懒散,反映出对传统的反思。
  • 夜深飞过读书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萤火虫飞过书帐,意象丰富,充满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萤火虫比作光明的象征,暗示知识与希望。
  • 拟人:萤火虫被赋予了独立的意识,表现出其光影的自持。
  • 对仗:如“金风起”与“玉露垂”,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萤火虫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立思考与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萤火虫:象征智慧与希望,微小却明亮。
  • 竹林:代表自然的清幽与静谧。
  • 金风:象征秋天的美好时节。
  • 露水:象征清晨的希望与生命的滋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透窗穿竹”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萤火虫在竹林中穿梭
    B. 窗户透光
    C. 竹子摇曳

  2. “后代儒生懒收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学习的热爱
    B. 对后人态度的反思
    C. 对自然的向往

  3. 诗中提到的“金风”象征什么?
    A. 暴风
    B. 秋天的美好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崔护《题都城南庄》:描写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反映生活的美好。

诗词对比:

  • 齐己的《萤》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齐己更注重自然的细腻描绘,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与忧国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齐己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 景阳台怀古 离歌辞五首 送欧阳太监游庐山 寄饶州王郎中效李白体 月真歌 早春左省寓直 七绝·苏醒 送李秀才归建安 北使还襄邑道中作(九月三十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闭月羞花 斗字旁的字 天转地转 立字旁的字 包含蜡的成语 伪惑 猝然 韩陵片石 唔哚 洞仙歌 石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厅堂 乌有子虚 川字旁的字 文房四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