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26
子规夜夜啼槠叶,
远道逢春半是愁。
芳草伴人还易老,
落花随水亦东流。
山临睥睨恒多雨,
地接潇湘畏及秋。
唯羡君为周柱史,
手持黄纸到沧洲。
夜晚,杜鹃在槠树叶上不停地啼叫,
远道而来的春天让我心生忧愁。
芳草伴随人们,容易衰老,
落花随水,亦如东流。
山边常常多雨,我常常在这里眺望,
大地连着潇湘,让我惧怕秋天的到来。
唯独羡慕你做周柱史,
手握黄纸,前往沧洲。
李嘉祐,生于唐代,字德卿,号元之,曾仕于朝,诗才出众,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作品多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此诗作于暮春时节,诗人在宜阳郡的斋室中,因读到刘七侍御的新作而生愁。诗中流露出对春日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以杜鹃鸟的啼叫开篇,立即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却又夹杂忧愁的氛围。杜鹃的叫声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接着,诗人通过“芳草伴人还易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着青春的易逝和生命的短暂。落花随水东流的意象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飘摇。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自然的描绘则转向了对环境的感受,“山临睥睨恒多雨,地接潇湘畏及秋”展现了自然的多变与诗人内心的惧怕,仿佛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最后,诗人羡慕他人之荣耀,表达了对仕途的渴望和对自身际遇的无奈,结束在一个深邃的思考中。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苦短的深思,展现了李嘉祐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子规夜夜啼槠叶:
远道逢春半是愁:
芳草伴人还易老:
落花随水亦东流:
山临睥睨恒多雨:
地接潇湘畏及秋:
唯羡君为周柱史:
手持黄纸到沧洲: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忧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他人成功的羡慕,展现了个体在时间与环境面前的无奈和渴望。
杜鹃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忧愁
C. 自由
D. 繁忙
“落花随水亦东流”这句诗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紧张
D. 平静
诗中提到的“周柱史”指代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一种身份
C. 一位诗人
D. 一种情绪
答案:
与李嘉祐的《暮春宜阳郡斋愁坐》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加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苦痛。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友谊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蕴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