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4:45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清晨,我从南山出发,经过湖畔向北山眺望。
阳光从悬崖洒下,景色在阴影的山峰上休憩。
我停下小舟,远远眺望那孤立的小洲,靠在茂盛的松树旁。
小路曲折幽静,环绕着的小岛也显得精致玲珑。
俯视树木的顶端,仰听山谷中水流的声音。
石头横亘,水流在其间分开,密林中小径已无踪迹。
我在思索这所有的美景,心中感怀无限。
新生的竹笋刚刚抽芽,新的蒲草上沾满了紫色茸毛。
海鸥在春天的岸边嬉戏,天鸡在风中欢鸣。
我抚摸着这美丽的自然,心中却永无厌倦,
欣赏万物的美好,心情愈发沉重。
即便我不惜远离人群,也只希望能有人共赏这一切。
孤独的游荡让我感叹,赏玩之余,谁能理解我的情感?
作者介绍:谢灵运(385-433),字景仁,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主题,表现出深厚的自然情感和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谢灵运游历南山至北山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内心的孤独感。诗中描绘的湖泊、山川、鸟类等自然元素,反映出他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悟。
这首诗以清晨的出发为引子,描绘了南山至北山的行程中所见的美丽景色。诗人采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湖泊、树林、山峦等自然景观,极具画面感。诗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孤独和对美的渴望在字里行间交织,表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渴望。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的孤独,尽管身处美丽的环境,却无法与他人分享,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一种对孤独与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及对仗手法。比如“海鸥戏春岸”赋予海鸥以活泼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停策倚茂松”则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的感慨。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内心却因无法与他人分享而感到惆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朝旦”指的是什么时间?
诗人为何感叹“孤游非情叹”?
诗中提到的“海鸥”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