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2:07
原文展示:
峦岭附梁山,汀洲随汉水。秋容上屏障,左右二百里。此景谁能论,残霞独凭几。
白话文翻译:
山峦连绵依附着梁山,小洲随着汉水流淌。秋天的景色如屏风般展开,左右绵延二百里。这样的景色谁能评说,只有我独自倚着几案,欣赏着残霞。
注释:
峦岭:连绵的山峦。 附:依附,紧靠着。 梁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所在地的地标。 汀洲:水边的小洲。 汉水:长江的支流,流经湖北等地。 秋容:秋天的景色。 屏障:比喻景色如屏风般展开。 左右:指景色的范围。 二百里:形容景色的广阔。 残霞:傍晚的余霞。 凭几:倚靠着几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可能创作于他在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任职期间,描绘了当地秋天的壮丽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兴元府周边的自然风光,通过“峦岭”、“汀洲”、“汉水”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广阔与壮美。诗人可能是在公务之余,独自欣赏自然景色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秋日山水画卷。首句“峦岭附梁山”即展现了山峦的连绵不断,与梁山相依相附,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次句“汀洲随汉水”则描绘了水边小洲随着汉水的流淌而显得生动活泼。后两句“秋容上屏障,左右二百里”进一步以秋天的景色为画布,将左右二百里的广阔空间尽收眼底,展现了秋天的辽阔与深邃。最后一句“此景谁能论,残霞独凭几”则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这壮丽景色的孤寂与超然,残霞的意象更是增添了一丝凄美与宁静。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兴元府周边的自然风光,展现了秋天的广阔与壮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以及独自欣赏美景时的孤寂与超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峦岭”指的是什么? A. 连绵的山峦 B. 单独的一座山 C. 水边的石头 D. 天空的云彩
“汀洲随汉水”中的“汀洲”是什么意思? A. 水边的城市 B. 水边的小洲 C. 水边的树木 D. 水边的船只
诗中的“残霞”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自然的生动 C. 自然的凄美与宁静 D. 自然的流动与变化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