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1:07
老去都无宠辱惊,
静中时见古今情。
大凡物必有终始,
岂有人能脱死生。
日月相催飞似箭,
阴阳为寇惨于兵。
此身果欲参天地,
且读中庸尽至诚。
老了以后,不再受到宠爱和耻辱的惊扰,
在宁静中时常感受到古今的情感。
世间万物必定有始有终,
难道有人能逃脱生死的束缚?
日月催促,时光飞逝如箭,
阴阳交替,令人心痛,不亚于战争。
如果想要参透天地的奥秘,
那么就应当认真研读《中庸》,尽显诚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军事家,政治家。他的词风豪放,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爱国情怀。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偶作》创作于作者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对生命、时间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
《偶作》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表达了辛弃疾对生死、时间和人性的思考。诗的开头“老去都无宠辱惊”,展现了诗人对世俗荣辱的超然态度,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不再被外界的评价所困扰,内心变得更加宁静。接下来的“静中时见古今情”,则强调了在内心的平静中,诗人能够透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情感联系,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智慧。
“日月相催飞似箭,阴阳为寇惨于兵”,通过对比日月与阴阳的运转,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此处使用了生动的比喻,使得时间的流逝更加鲜明,传递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最后,诗人希望“此身果欲参天地”,表达了他对真理与道理的追求,提到“中庸”,反映了他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强调了诚意与真诚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了一种从容与淡泊,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领悟,同时也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生命、时间和哲理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智慧与内心的平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老去都无宠辱惊”中的“宠辱”指的是?
A. 荣耀与耻辱
B. 爱与恨
C. 富贵与贫穷
D. 生与死
诗中提到《中庸》是强调什么的?
A. 个人英雄主义
B. 中和与节制
C. 对立与冲突
D. 自由与放纵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命的无常与哲理的追求
B. 爱情的悲欢离合
C. 战争的残酷
D. 自然的壮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