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48
春与柔条披秀。苦教眉皱。暗黄千缕断人肠,莫更坐为诗瘦。如此江山闲久。故人还有。若论描得几多愁,待再写湖漘柳。
春天的柔条轻柔地披覆着大地,令人忧愁的却是眉头紧锁。那暗黄的柳丝像千条断肠,令人心痛,不要再坐着写出那么瘦弱的诗句。这样的江山已经闲置了很久,故人依然在。要论起描绘的愁苦,还得等到再次写那湖边的柳树。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江山”和“故人”可以引申为对故土和昔日友人的思念,常见于古代诗词中。
饶宗颐(1899-1992),字宗颐,号梅溪,晚号天风老人,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他在古典文学、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尤其以山水画和诗词闻名。
该诗写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柔美景色和内心愁苦的复杂感受。诗中流露出对过往时光及友人的怀念,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开篇的“春与柔条披秀”描绘出春天的生机,然而随即转入对愁苦的描写,“苦教眉皱”,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惑。诗中“暗黄千缕断人肠”将自然美与人情痛苦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同时,诗中提到“莫更坐为诗瘦”,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状态的不满与反思。诗人似乎在质疑自己的创作能力,感到诗歌的无力与苍白。然而,随着“如此江山闲久,故人还有”的转折,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安慰,虽然江山悠闲,但故人依旧存在,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然深厚。
最后,结尾“待再写湖漘柳”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创作的期待,也暗示着在自然景象中寻找情感寄托的希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与思考,令人感动。
整首诗探讨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愁苦,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主题围绕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创作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柔条”指的是什么?
A. 柳条
B. 桃花
C. 菊花
D. 梧桐
“暗黄千缕断人肠”中的“千缕”形容什么?
A. 诗句
B. 柳丝
C. 朋友
D. 伤痛
诗人对江山的态度是?
A. 失望
B. 期待
C. 悠闲
D. 忧伤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饶宗颐的《一落索 题画》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春天的思考与对过往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