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应天长 萧寺岁暮,逢洞箫客

《应天长 萧寺岁暮,逢洞箫客》

时间: 2025-05-10 03:55:47

诗句

妆梅梦靥,流水步尘,黄昏梵宇深寂。

又是染霜奁月,微微变林色。

残年事,萧寺客。

念过此、迅如烟驿。

暮云外、一笑相逢,竟认头白。

憔悴共天涯,往事旗亭,寻常付陈迹。

几度意销魂断,平居睇乡国。

伤歌泪,痕暗藉。

更万感、尽非畴昔。

俊游远,扑面风花,还记今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5:47

原文展示

应天长 萧寺岁暮,逢洞箫客
妆梅梦靥,流水步尘,黄昏梵宇深寂。
又是染霜奁月,微微变林色。
残年事,萧寺客。
念过此迅如烟驿。
暮云外一笑相逢,竟认头白。
憔悴共天涯,往事旗亭,寻常付陈迹。
几度意销魂断,平居睇乡国。
伤歌泪,痕暗藉。
更万感尽非畴昔。
俊游远,扑面风花,还记今夕。

白话文翻译

在萧寺的岁暮时光,我偶然碰到了一位洞箫的客人。
梦中妆点的梅花,流水轻步在尘土之上,黄昏时分的梵宇显得格外寂静。
又是飘霜的月光映染着香奁,林间的色彩微微改变。
年岁已渐残,萧寺的客人,回忆过去如同烟雾般迅速。
在暮云之外,偶然一笑相逢,竟然认出了你已白头。
憔悴的我们在天涯,昔日的往事如同旗亭,早已成为陈迹。
几度思念销魂断肠,平日里只顾着思乡。
伤感的歌声泪水,痕迹暗藏。
万千感慨已不再是往昔。
风花扑面而来,是否还记得今夜的情景。

注释

  • 妆梅梦靥:妆点的梅花,梦中所见的情景。
  • 黄昏梵宇深寂:黄昏时分,梵宇显得格外安静。
  • 染霜奁月:霜染的月光洒在香奁上。
  • 烟驿:形容往事如烟,转瞬即逝。
  • 头白:形容年老或白发苍苍。
  • 旗亭:昔日聚会的地方,象征往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生于某年,卒于某年,生活在清代的社会环境中。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为主题,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应天长》创作于岁暮之际,诗人通过与洞箫客的相逢,抒发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歌鉴赏

《应天长》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诗,诗人在岁暮的萧寺中遇到了一位洞箫客,二人之间的相逢引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刻反思。整首诗以黄昏的寂静和冷清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诗中“妆梅梦靥”的意象,既是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暮云外一笑相逢”,则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偶然,曾经的好友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陈洵在此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染霜奁月”和“平居睇乡国”,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随着诗情的推进,情感愈发浓烈,尤其是“伤歌泪,痕暗藉”一句,表现了对往昔的伤感与对现状的无奈。最后的“俊游远,扑面风花”,则在一丝怀旧之中又透出对未来的希冀,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妆梅梦靥:描绘了梦中的美丽景象,梅花的妆点与梦境交织,寓意美好而又虚幻的回忆。
  • 流水步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水流与尘土的相互作用,暗示了生活的无常。
  • 黄昏梵宇深寂:黄昏的寺庙显得格外寂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又是染霜奁月: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霜染月光,暗示岁月的流逝与变幻。
  • 残年事,萧寺客:岁月已渐残,萧寺的客人,暗示人过中年,感叹时光的流失。
  • 念过此迅如烟驿:回忆往事如同烟雾般瞬息万变,反映出人对时间的感慨。
  • 暮云外一笑相逢:与老友相识的喜悦,然而却因岁月的无情而感伤。
  • 憔悴共天涯:两人都憔悴不堪,身处天涯,表现出对彼此的同情与理解。
  • 往事旗亭,寻常付陈迹:往昔的美好记忆已成往事,难以再现。
  • 几度意销魂断:内心的伤感与思念反复折磨着自己。
  • 伤歌泪,痕暗藉:伤感的歌声与泪水,显示出深藏的情感。
  • 更万感尽非畴昔:对往昔的无奈与失落。
  • 俊游远,扑面风花:对未来的希冀与美好期待,尽管现实残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往事比作“烟驿”,强调其瞬间的消逝。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感情,如“黄昏梵宇深寂”,使其更具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伤歌泪,痕暗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诗人在回忆中体会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化,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好,暗示对往昔的追忆。
  • 流水:代表时间的流逝,生生不息。
  • 黄昏:象征人生的晚年,带有忧伤的情感。
  • 梵宇:象征宁静、深远的思想境界。
  • 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妆梅梦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往昔美好记忆的追忆
    • C. 对未来的希望
  2. “黄昏梵宇深寂”中的“深寂”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 A. 热闹的场景
    • B. 寂静孤独的感觉
    • C. 欢快的心情
  3. 诗中的“俊游远,扑面风花”是表达了什么?

    • A. 对现实的失望
    • B. 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 C. 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对比陈洵的《应天长》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抒发对故乡的思念,而陈洵则更多地探讨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洵传》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已亥杂诗 221 水龙吟 玉联环影 已亥杂诗 230 已亥杂诗 179 己亥杂诗 一剪梅 己亥杂诗 其四十四 已亥杂诗 135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破折 桐木人 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矾的词语有哪些 起动电流 知其一,不知其二 世异时移 蛇行斗折 龙团 人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龠字旁的字 三杯通大道 霜丛 氏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东门逐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