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8:51
香篝续火,轻障护风,萧条暮景相逼。
漫对胶牙饧热,惊心又除夕。
巴山夜,堪细忆。
听暗雨做成檐滴。
病中话国恨乡愁,几载偷息。
谁道竟生还,料理琴书,人事异今昔。
炫转射帘灯烛,全家共筵席。
杯行缓,歌韵窄。
待坐守漏残窗白。
便从此整顿韶华,吟遍春色。
火堆上的香篝继续燃烧,轻薄的帷幕挡住了风,萧条的暮色逼近。
我无心品尝甜蜜的糖果,心中感慨又是除夕。
巴山的夜晚,值得细细回忆。
听那暗雨滴落在屋檐上。
在病中谈论国家的仇恨和乡愁,几年间只能偷得片刻安宁。
谁曾想到我竟然还活着,整理琴书,人与事都已今非昔比。
灯烛的光芒透过窗帘,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
酒杯缓缓传递,歌声也显得微弱。
等着守过这个漏水的夜晚。
从此开始整理岁月,吟唱春天的美好。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诗风多表现出对国事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其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背景,形成独特的诗风。
此诗作于除夕之际,作者在家庭团聚的氛围中,回忆往昔,感慨国恨乡愁。诗中透露出对过往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反映了作者在个人和国家命运交织下的复杂情感。
《应天长》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除夕之作,诗人通过对家庭团聚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开头几句通过“香篝续火”与“轻障护风”描绘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萧瑟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有些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胶牙饧热”,这不仅仅是对节日气氛的描写,更是对生活甜美的渴望与珍惜。
在“病中话国恨乡愁”一句中,诗人通过个人的病痛,反映出对国家与故乡的忧虑,表明了历史的沉重感。在这份沉重中,诗人却又用“料理琴书”展现出对文化的坚持与追求,使得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丝希望。
最后,诗人以“整顿韶华,吟遍春色”收尾,这不仅是在表达对新年的期待,更是对生活的重新审视与充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家庭、对故乡、对国家的深刻情感,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现了对家庭、故乡的眷恋与对过去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诗中提到的“胶牙饧”是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静夜思》与《应天长》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孤独的心境,而《应天长》则融合了家庭团聚的温暖与对历史的思考,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