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5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5:48
应天长·庚申冬至
作者:陈洵 〔清代〕
湖妆待柳,宫韵殢梅,晴暄战怯霜力。
蓦地破扃元钥,来愁寸阴织。
芸窗隐,金钿客。
念度日绣慵魂极。
凤箫转拍乱蛮讴,怎问消息。
时事正相催,怕见江湖,随阳倦飞翼。
又叹冱寒燕谷,玄云渺天北。
春根畔,停苦觅。
到听雨听风寒食。
蕙炉暖,醒坐醺眠,长夜偎得。
这首词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湖边的柳树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宫廷的韵味伴随着梅花的香气,晴朗的天气却让寒霜感到畏惧。突然间,破开了锁的钥匙,带来了愁苦的时光。窗外隐约可见金钿的客人,思念着日子如绣般懒散的灵魂。凤箫声转,拍打出乱而激烈的歌声,怎能问及彼此的消息?时局的压力让人不堪,害怕在江湖上见到,只能随阳光疲惫地飞翔。又叹息寒燕在谷中,渺远的玄云在北方。春天的根边,停下来苦苦寻找。只想听雨听风,过着寒食节。蕙炉温暖,醒来坐着,醉意弥漫,长夜里依偎。
作者介绍:陈洵,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生活感悟。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冬至之际,正值寒冷的季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春天来临的期待,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背景的思考。
《应天长·庚申冬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至节气的寒冷与孤独,诗人以湖水、柳树、梅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忧伤的氛围。首句“湖妆待柳”便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寒冷和春天的渴望,接着“宫韵殢梅”进一步引出一种优雅而又凄美的情境。整首词在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尤其在“来愁寸阴织”中,愁绪如同织布般细腻而无处可逃。
词中多次提到的“凤箫”、“金钿客”则象征着繁华与热闹,然而在时事催逼之下,这些美好似乎都变得无足轻重。最后几句描绘了作者在寒冷夜晚的孤独与思索,蕙炉的温暖与夜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春天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生活的孤独与无常。
诗词测试
“湖妆待柳”中的“湖妆”比喻了什么?
A. 湖水的美丽
B. 湖边的柳树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凤箫”象征了什么?
A. 冷漠
B. 音乐的优雅
C. 思乡之情
答案:B
“念度日绣慵魂极”中的“绣慵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懒散
C. 快乐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陈洵的《应天长》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冬季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而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女性对爱情的思念与追忆。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深刻的内心体验与细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