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1:02
已当鸣雁夜,多事不同居。
故疾离城晚,秋霖见月疏。
趁风开静户,带叶卷残书。
荡桨期南去,荒园久废锄。
这已经是大雁鸣叫的夜晚,事情繁多却无法同住一处。
因病晚归城中,秋雨稀疏地映照着明月。
借着风开了静静的窗户,卷起落叶和残书。
划着船期望南去,荒废的园子久未耕锄。
周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其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自然的和谐美。
本诗写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的时期。诗人借助夜晚与秋雨的景象,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酬吴之问见赠》是一首描绘秋夜孤寂与思索的诗作。诗的开头以“鸣雁夜”引入,意象上既展现出秋天的氛围,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大雁的鸣叫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秋天来临的象征,预示着离别与思念。接着,诗人提到因病晚归,体现了他与城市的疏离感。秋雨的细腻与明月的清冷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趁风开静户,带叶卷残书”一句,展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与无奈,开窗迎风,似乎在追求一种心灵的释放,却又无法逃避现实的困扰。最后两句“荡桨期南去,荒园久废锄”,则是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往的反思,诗人希望能划船南去,寻找一个更宁静的栖息之所,但又不得不面对荒废的现实,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感伤。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呈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惆怅与思索,展现了其深刻的哲思与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歌表现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与对过去的追忆,展现了人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探索。
诗中提到的“鸣雁”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来临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晚归城中?
A. 出游
B. 生病
C. 工作
D. 游玩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失落
C. 喜悦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