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利州南渡

《利州南渡》

时间: 2025-05-03 11:22:29

利州南渡

诗句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2:29

原文展示: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水面映衬着夕阳的景象,曲折的小岛与远方的青翠山峦相连。水面上,马儿嘶鸣着看着船只离去,柳树旁,人们在等候船只的归来。沙滩上的几丛草丛间,群鸥飞散,广阔的江田上,一只白鹭在飞翔。谁能理解我乘船寻访范蠡的心情呢?在这五湖烟水的浩渺中,我独自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注释:

字词注释

  • 澹然:形容水面清澈而平静。
  • 斜晖:傍晚时分的阳光,呈现出倾斜的光辉。
  • 曲岛:小岛的形状弯曲,形态各异。
  • 马嘶:马发出的叫声,传达出一种生动的情景。
  • 柳边:柳树旁边的地方。
  • 沙草:生长在沙地上的草。
  • 范蠡:春秋时期的著名谋士,以其智慧和隐逸的生活而著称。

典故解析: 范蠡,字少翁,春秋时期越国人,曾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后隐退于五湖之中,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诗中提到范蠡,表达了作者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66年),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语言风格著称,尤其擅长于五言、七言诗和词作。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利州南渡》写于温庭筠晚年时期,可能是他在一次南渡途中所作,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社会动荡的背景使得诗人渴望逃避世俗,寻求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幽宁静的水乡景象。开篇的“澹然空水对斜晖”,既描绘了水面如镜的宁静,又揭示了夕阳西下的温柔。接着,诗人通过“曲岛苍茫接翠微”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远近交融的空间感,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广阔与深邃。

诗中描绘的“波上马嘶”和“柳边人歇”,生动地描绘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种和谐状态。人们在等待归船时,伴随着马嘶声,显得既悠闲又充满生气。接下来的“数丛沙草群鸥散”则描绘了自然的动态之美,显示出海鸥在广阔江田上自由飞翔的画面。

最后两句则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与感叹,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特别是“谁解乘舟寻范蠡”,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也是对自身隐逸理想的情感寄托。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深邃,展现了温庭筠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澹然空水对斜晖:描绘清澈的水面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宁静而平和。
  2. 曲岛苍茫接翠微:小岛与远处的青山相连,展现出一种辽阔的自然景观。
  3. 波上马嘶看棹去:水面上,马的嘶鸣声伴随船只渐渐离去,形成生动的场景。
  4. 柳边人歇待船归:柳树旁边,人们在等待回程的船,传达一种悠闲的气氛。
  5. 数丛沙草群鸥散:沙滩上的草丛中,群鸥飞散,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6. 万顷江田一鹭飞:广阔的江田上,一只白鹭飞翔,增添了动感。
  7. 谁解乘舟寻范蠡: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表达了隐逸的理想和心境。
  8. 五湖烟水独忘机:在这烟水迷蒙的境界中,诗人独自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烟水”形容湖面的朦胧。
  • 拟人:表现自然生物(如马、鸥)的生动。
  • 对仗:如“波上马嘶”和“柳边人歇”,形成和谐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在宁静的自然中忘却世俗的烦恼,传达出一种超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深邃。
  • 夕阳: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悟。
  • 群鸥:象征自由与灵动。
  • 范蠡:代表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范蠡”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A) 春秋
    B) 汉代
    C) 唐代

  2. 诗的开头描绘了怎样的自然景象?
    A) 暴风骤雨
    B) 晴空万里
    C) 宁静的水面对夕阳

  3. 诗中“谁解乘舟寻范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人物的崇拜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

  1. A) 春秋
  2. C) 宁静的水面对夕阳
  3.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温庭筠的《利州南渡》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着浓厚的自然意象和隐逸情怀。王维通过山水描绘出一种清幽之美,而温庭筠则通过水面与夕阳展现了宁静的水乡景象,两者在意境上有相通之处,却又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睢阳叹 春兴八首 其七 茶陵竹枝歌十首 其四 予破戒时颇念鼎仪之约鸣治师召许为代罚既有成约再用韵邀三公同赴 傅曰会举进士次汝贤文敬韵二首 其二 赋得西湖送张公实少参归浙江 绵山怨 昼梦用旧韵 送文宗儒太仆还南寺 立春日车驾诣南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丈竿头 祸福有命 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阶半级 花字拼音怎么写?花字拼音学习指南_汉字拼音学习 弋字旁的字 支分族解 无门下 草字头的字 自字旁的字 草书兴字的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草书学习 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案剑瞋目 炊开头的成语 殊怪 包字偏旁的字有哪些?带包的汉字大全 主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降心顺俗 笔画少的字有哪些_简单易写的汉字汇总 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