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三韵)

《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三韵)》

时间: 2025-05-03 21:41:54

诗句

不惮征路遥,定缘宾礼重。

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此去佳句多,枫江接云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1:54

原文展示:

不惮征路遥,定缘宾礼重。
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此去佳句多,枫江接云梦。

白话文翻译:

不怕征途遥远,必定是因为宾客的礼遇重要。
新朋友送我折柳,旧朋友乘船送我远行。
这次出行有很多美好的诗句,枫江与云梦交汇处。

注释:

  • 不惮:不怕、不在意。
  • 征路:行走的路途,征途。
  • 宾礼:客人来访的礼节,表示对朋友的重视。
  • 折柳:折柳送别,古时送别朋友常折柳枝。
  • 乘篮:乘坐小船,篮为小船的意思。
  • 佳句:美好的诗句。
  • 枫江:指一种地理景观,这里表示美丽的景色。
  • 云梦:指云梦泽,古时流传的神话传说地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字仲宣,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9年,卒于公元818年。权德舆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友情送别等主题,风格婉约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送别友人陆太祝赴湖南的时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不舍之情。陆太祝是作者的朋友,前往湖南任职,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意象,传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首句“不惮征路遥”开篇即表明了即使路途遥远,友情的重视使得一切都显得值得。接下来的“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则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新旧朋友的不同送别方式,折柳是古代送别的习俗,寓意着不舍与祝福。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未来的憧憬,“此去佳句多”表达了对未来诗意生活的期待,联系“枫江接云梦”,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更隐喻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惮征路遥:表明作者并不在意路途的遥远,强调的是友谊的重要性。
  2. 定缘宾礼重:用“宾礼”强调了友情的价值,暗指送别是对友人的一种尊重。
  3. 新知折柳赠:描绘新朋友为其折柳送别,象征着新友谊的建立。
  4. 旧侣乘篮送:旧友乘船送别,展现了深厚的情谊。
  5. 此去佳句多:表达出行后会有许多美好诗句的期待。
  6. 枫江接云梦:最后一句描绘了风景的美丽,同时象征着理想与梦想的交汇。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宾礼”比喻友情的珍贵。
  • 对仗:上下联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的主题,表现了友情的珍贵,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离别与思念。
  • :象征旧情谊和温暖的送别方式。
  • 枫江:自然景色,象征生命的旅途与变化。
  • 云梦:象征诗意与理想,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不惮征路遥”中的“惮”是什么意思?

    • A. 担心
    • B. 不怕
    • C. 不在意
    • D. 忽略
  2. “新知折柳赠”中“折柳”指的是什么?

    • A. 送别的习俗
    • B. 新朋友
    • C. 离别的伤感
    • D. 美好的祝福

答案

  1. B. 不怕
  2. A. 送别的习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赠汪伦》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权德舆的《送陆太祝赴湖南幕》都表达了对朋友或故人的美好祝愿,但前者更注重壮阔的自然景观,后者则更侧重于细腻的友情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冬至日作 送曹殿丞秩满还都 出留守府之东游李相园赵令竹林观楚家桂树余去岁数从元献公为此行作三绝句以道悲怆之意 其三 又和北轩竹上甘露 崔象之过西轩以诗见贶依韵答赋 和况之 送兄弟还都至长葛河上四首 其二 晚步 众举毗卢作僧正以诗勉之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冬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漠 与鬼为邻 牛字旁的字 积讹成蠹 矮矬 儿字旁的字 饮冰食檗 鹵字旁的字 笑中有刀 黹字旁的字 豁然确斯 浅眇 宝结尾的成语 虎窟狼窝 風字旁的字 倾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