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闺中杂咏三首 其三

《闺中杂咏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9 19:28:39

诗句

炉香销尽一灯残,飒飒秋风入户寒。

几度高吟眠未得,钟声催月上栏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8:39

原文展示:

炉香销尽一灯残,
飒飒秋风入户寒。
几度高吟眠未得,
钟声催月上栏杆。

白话文翻译:

炉香已经熄灭,只有一盏灯光还在闪烁,
秋风瑟瑟地吹入屋内,带来了寒意。
我高声吟唱了几次,却始终不能入睡,
钟声催促着月亮升上栏杆。

注释:

  • 炉香:指熏香的炉子,通常用于室内熏香,营造氛围。
  • 灯残:灯光微弱,只有残余的光亮。
  • 飒飒:形容风声或秋风的声音,这里形容秋风的凉意。
  • 栏杆:指阳台或窗外的栏杆,表示诗人所处的环境。

典故解析:

  • 钟声:古代常有敲钟报时的习惯,钟声不仅是时间的标志,也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思绪的扰动。
  • 高吟:古人常通过吟唱来表达情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费墨娟,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她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独立意识。其作品在清代文人中独树一帜,展现了女性的智慧与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秋日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闺房中,伴随着秋风和寂静的夜晚,思绪纷乱,难以入眠。诗中流露出对孤独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夜晚,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开头“炉香销尽一灯残”,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引导读者进入一种静谧而略显寂寥的氛围。灯光的微弱象征着希望的渺茫,而秋风的瑟瑟则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情绪。

“几度高吟眠未得”,这一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孤独。尽管她试图通过吟唱来发泄情感,但依然无法找到安宁。最后一句“钟声催月上栏杆”,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还暗示了诗人对月光的渴望和对夜晚安静的追求。这种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对外界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炉香销尽一灯残:环境的描写,暗示诗人孤独无助。
  2. 飒飒秋风入户寒:秋风带来的寒意,象征内心的冷清。
  3. 几度高吟眠未得:表现诗人的内心挣扎与无奈,尽管吟唱却无法入眠。
  4. 钟声催月上栏杆: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光微弱比作希望的渺茫。
  • 拟人:秋风如同人一般,带来寒意。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现了孤独与思索的主题,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炉香:象征着宁静与温馨。
  • :象征着希望与孤独的共存。
  • 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寒冷。
  • 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炉香销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喜悦
    • D. 安宁
  2. “几度高吟眠未得”中的“高吟”指的是什么?

    • A. 大声哭泣
    • B. 深思熟虑
    • C. 高声吟唱
    • D. 安静沉思
  3. 诗中“钟声催月”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表达了希望
    • B. 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C. 表达了快乐
    • D. 表达了孤独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女性的情感细腻,但多了几分婉约与柔和;而费墨娟的《闺中杂咏三首其三》则更显孤独与思索,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两者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上,都反映了女性独特的视角与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明月棹孤舟 明月棹孤舟 幽居 明月棹孤舟 送周干夫之包山 明月棹孤舟 江上 明月棹孤舟 明月棹孤舟 题钊儿画茅舍归舟 明月棹孤舟 题吴江徐检讨孤舟垂钓图 明月棹孤舟 题月下抚琴图 明月棹孤舟 明月棹孤舟(逢子似清河坊市中客楼小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字旁的字 龙虬 出纳之吝 攴字旁的字 包含认的成语 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鼎折餸覆 进退无据 铁打江山 太阿倒持 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过江名士多如鲗 小字头的字 北魏 神不知鬼不晓 艮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告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