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5:30
午热登多稼亭五首
作者:杨万里
芒鞋葵扇颇萧然,
倦倚胡床不是眠。
避暑无藏身去处,
追凉行尽竹旁边。
在午后的炎热中,我穿着草鞋,手拿葵扇,感到一阵萧条。靠在胡床上却睡不着。避暑的地方没有可以藏身的去处,追寻凉爽的感觉,走到竹子旁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芒鞋葵扇”常用来描绘夏季的生活情景,表达的是一种田园生活的惬意与无奈。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词人。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多描绘自然景物与农村生活,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炎热的夏季,作者在多稼亭登高,表达了对夏日酷热的无奈与对凉爽的渴望,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酷暑中所面临的生活状况。
杨万里的《午热登多稼亭五首》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午后的炎热和宁静的乡村生活。诗中,“芒鞋葵扇”是炎炎夏日的象征,带有一种清凉的气息,却又让人感到萧索。诗人倦倚在胡床上,虽身心俱疲,却无法安睡,体现了夏日酷暑的压迫感。
“避暑无藏身去处,追凉行尽竹旁边”展现了诗人对凉爽环境的渴望,竹子作为一种常见的清凉植物,恰好成为他避暑的理想之地,然而却又显得无奈。这种对自然的依赖与对酷暑的无奈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切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渴望自然的清凉,又对酷暑的无奈感到深深的无力。它不仅是对夏日的描写,也是对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了诗人在盛夏酷暑中对清凉的渴求和对无奈的叹息,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真实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芒鞋”是什么材料做的?
A) 布料
B) 草或麻
C) 皮革
诗人坐在哪里无法入眠?
A) 冷亭
B) 胡床
C) 岩石上
诗中“追凉”意味着什么?
A) 寻找食物
B) 寻找凉爽的地方
C) 寻找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杨万里及其作品的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