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4:19
江梅蜡梅同日折,白昼看来两清绝。
如何对立烛光中,只见江梅白於雪。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梅花——江梅和蜡梅在同一天被折下的情景。白天看去,这两种梅花显得格外清雅、无瑕。然而在烛光下相对而立时,仅能看到江梅的白色,似乎比雪还要洁白。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花卉的喜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是文人墨客常常咏叹的对象。
杨万里(1183-1250),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等人齐名。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梅花在寒冬时节绽放,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符合当时文人追求高洁品德的审美情趣。
《烛下瓶中江蜡二梅》通过对江梅和蜡梅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以“江梅蜡梅同日折”引入,瞬间将两种梅花的美丽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而“白昼看来两清绝”则强调了梅花在白天的美丽,仿佛在阳光的照耀下无比清晰、无比纯净。
接下来的两句“如何对立烛光中,只见江梅白於雪”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烛光的映照下,蜡梅的色彩被掩盖,唯有江梅的洁白显露出来,似乎在暗示江梅的优越性。这种对比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更在情感上引发了对江梅的倾慕和赞美。
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流露出诗人对梅花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体现了南宋时期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整首诗旨在表现自然之美和梅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赞美,体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情感基调。
江梅和蜡梅在诗中是如何被描绘的?
A. 只有蜡梅
B. 只有江梅
C. 两种梅花都被描绘
D. 没有梅花
诗中提到的“白昼”与“烛光”有什么含义?
A. 昼暗
B. 对比
C. 只有烛光
D. 以上都不是
杨万里的《烛下瓶中江蜡二梅》与陆游的《梅花》可以进行对比,两者都以梅花为主题,但杨万里更侧重于梅花的视觉美与情感表达,而陆游则更多地强调梅花的精神象征和坚韧不拔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