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6:41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
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
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春风吹拂着紫荆树,树色映衬着黄昏的庭院。
花瓣随风飘落,告别了旧枝,
风又回来了,却无处可归。
亲情厚重的书信,漂泊在外难以相见。
然而,泪水仍如河流般涌出,
穿越时空,再次向东流去。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内容广泛,涉及社会、政治、民生等多个方面,风格沉郁悲壮,常以个人遭遇反映时代的动荡与社会的苦难。
《得舍弟消息》写于杜甫流亡生涯中的某个时期。此时,他身处动乱之中,心系家人,常常思念故乡与亲人,诗中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以及漂泊生涯的苦楚。
《得舍弟消息》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杜甫对家人浓厚的思念与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开头两句以春风和紫荆树的意象营造出温暖而又悲伤的氛围,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心中却是对亲人离去的惆怅。花落辞故枝,象征着不可逆转的离别,正如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得沉重。
诗中的“骨肉恩书重”表达了亲情的厚重,杜甫在离家漂泊的生活中,书信成了他与亲人之间唯一的纽带,然而漂泊带来的孤独和无奈让他感到难以相见的悲伤。最后两句通过“泪成河”形象地表现出他内心的悲痛,泪水如河水般涌出,流向东边,仿佛在诉说着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杜甫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人间亲情的无尽思念,深刻地反映了一个在动乱中漂泊的诗人的心灵状态。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
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
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整首诗围绕着亲情与离别的主题,表现了在动乱时代人们的无奈与悲伤,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动荡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杜甫在诗中使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思念之情?
“花落辞故枝”中“故枝”主要指什么?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