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时间: 2025-04-27 09:55:43

诗句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

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

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

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5:43

原文展示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
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
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
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日子里,四处无人,空旷的天空没有边际。
黄莺与花儿伴随着这个世界,楼阁高耸在山巅。
夕阳西下,我的身心又能得到什么呢?
登高望远让我心中感到迷惘,谁能理解那金印的意义,与我潇洒自如地共度禅意?

注释

  1. 无人境:指人迹罕至的地方,表达一种宁静的环境。
  2. 虚空不住天:形容天空的辽阔与空旷,暗示心灵的无所依托。
  3. 莺花随世界:黄莺与花儿随同四季而来,表现自然的美好。
  4. 楼阁寄山巅:楼阁高耸于山顶,象征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5. 迟暮身何得:晚年时光,自己又能得到什么,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6. 金印:古代官印,象征权力与地位,表达对世俗名利的反思。
  7. 潇洒共安禅:与他人一起安然自在地修禅,体现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一生经历了唐朝的兴盛与衰落,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与个人命运,其诗歌以现实主义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杜甫在游历中,感慨人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诗歌鉴赏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是杜甫在与友人游览惠义寺时的即兴之作。全诗以春日的宁静开篇,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诗中“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两句,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由的向往。

接下来的“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则用生动的意象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人类建筑的高远。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的渺小,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

而“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则是对人生晚期的自省,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往的追忆。最后的“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更是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权力与名利的超然态度,渴望与友人共同追寻内心的宁静与祥和。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展示了他在动荡岁月中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日无人境:描绘春天的宁静,暗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
  2. 虚空不住天: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内心的空虚。
  3. 莺花随世界: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4. 楼阁寄山巅:表达追求高远理想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5. 迟暮身何得:感叹人生的无常与虚无,表现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6. 登临意惘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表达了对人生目标的迷失。
  7. 谁能解金印:探讨权力与名利的真正意义,表现对世俗的反思。
  8. 潇洒共安禅:向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通过“莺花”、“楼阁”等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意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日: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代表着生命的轮回。
  2. 无人境:象征孤独与宁静,反映诗人内心的渴望。
  3. 莺花:代表自然的和谐美好,是生命的象征。
  4. 楼阁:象征着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寄托着诗人的愿望。
  5. 金印: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对名利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日无人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孤独
    • B. 快乐
    • C. 忧伤
    • D. 愤怒
  2. “莺花随世界”中的“莺花”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好
    • B. 人的欲望
    • C. 时间的流逝
    • D. 生命的结束
  3. 杜甫在诗中对金印的态度是什么?

    • A. 追求
    • B. 反思
    • C. 嫉妒
    • D. 无所谓

答案

  1. A. 孤独
  2. A. 自然的美好
  3. B. 反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杜甫的这首诗更加强调对人生的思考与迷茫,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美与宁静。两者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初夏漫兴 同过友人村居 乘公交车组词 乘公交车组词 乘公交车组词 乘公交车组词 乘公交车组词 乘公交车组词 乘公交车组词 乘公交车组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跨进 力倍功半 句读 潜形匿迹 車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逸举 牺牲 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以屈求伸 鹤怨猿啼 止字旁的字 包含邀的词语有哪些 董狐之笔 爿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熬清守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