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谢宣州崔相公赐马

《谢宣州崔相公赐马》

时间: 2025-07-29 17:36:07

诗句

浮云金络膝,昨日别朱轮。

衔草如怀恋,嘶风尚意频。

曾将比君子,不是换佳人。

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36:07

原文展示

浮云金络膝,昨日别朱轮。
衔草如怀恋,嘶风尚意频。
曾将比君子,不是换佳人。
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

白话文翻译

浮云在马的膝盖上飘动,昨日我与这匹红色的马分离。
它衔着青草,似乎在怀念我,我的马嘶鸣着,风中仍带着它的情意。
曾经我把它比作君子,但这不是为了换取美人。
从今往后回西方的路上,希望它能追随我的脚步。

注释

  • 浮云:指天上的云,形容马儿轻快。
  • 金络:金色的缰绳,这里形容马的装饰。
  • 朱轮:红色的车轮,指代马车。
  • 衔草:指马嘴里衔着青草,形象地表达马的思念。
  • 怀恋:对过去的思念和留恋。
  • 比君子:将马比作品德高尚的君子。
  • :轻轻跟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川,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常以讽刺和批判为主题。

创作背景

《谢宣州崔相公赐马》是刘禹锡因受崔相公的赠马之恩而作。诗中表达了他对马的深厚情感,以及与崔相公的交情,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友谊、情感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马与人的情感联系,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浮云和金络的描写,既表现了马的高贵品质,也传达了马与诗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接着,衔草的意象更是表现了马对诗人的思念,嘶鸣声中透出一丝柔情,仿佛在呼唤诗人的归来。最后,诗人将马比作君子,意在强调马的忠诚和高尚,表达了对美好品德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刘禹锡深厚的文人情怀和对自然、生命的感悟。诗人在这短短的几句中,既有对友人的感激,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浮云金络膝:描绘马的轻盈与华丽,浮云映衬了马的灵动。
  2. 昨日别朱轮:表达与马分别的惆怅,朱轮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3. 衔草如怀恋:马在衔青草,像是在怀念过去的时光,情感细腻。
  4. 嘶风尚意频:马的嘶鸣声在风中回荡,传达着马对主人的思念。
  5. 曾将比君子:将马比作高尚的君子,表达对马的赞美。
  6. 不是换佳人:强调与马的关系并非为了名利,表达真挚的情感。
  7. 从此西归路:暗示诗人将要西归,期望马能伴随自己。
  8. 应容蹑后尘:希望马能追随自己的脚步,体现对马的依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马比作君子,强调其品德。
  • 拟人:马衔草、嘶鸣,赋予其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马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 金络:象征高贵与尊荣。
  • 青草:象征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 朱轮:象征过去的美好与情感的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谢宣州崔相公赐马》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白居易
    B. 李白
    C. 刘禹锡
    D. 杜甫

  2. 诗中“浮云金络膝”描写的是哪种动物? A. 马
    B. 鹿
    C. 犬
    D. 猫

  3. “曾将比君子”指的是? A. 比较马的高贵品质
    B. 比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比较人与自然的关系
    D. 比较马与车的关系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马诗二首》 by 骆宾王
  • 《白马篇》 by 李贺

诗词对比

  • 《马诗二首》:同样描写马的豪情,强调马的奔放与自由。
  • 《白马篇》:通过对马的描写,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的艺术与情感》

相关查询

朝中措·南楼风物一番新 念奴娇(落梅) 瑞鹤仙·海棠花半落 行香子 马上有感 蝶恋花·天净姮娥初整驾 望江南(霜天有感) 虞美人·西风明月临台榭 江神子(梅) 蓦山溪(早春)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貝字旁的字 倚靡 明服 霜标 详僵 骨寒毛竖 各行其道 立人旁 音字旁的字 正本清源 包含暑的成语 断决如流 一字旁的字 母难之日 己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