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时间: 2025-08-08 00:39:50

诗句

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

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8 00:39:50

原文展示:

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白话文翻译:

这春天的台子上,我还能用什么面容来应对呢?无论我做什么都毫无成就,年纪渐长又被催促。只有那落花,尽管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却仍然不在乎满头的憔悴。

注释:

  • 更将何面:更用什么样的面容。
  • 春台:春天的宴席或场所。
  • 百事无成:指做了很多事情,结果却一无所获。
  • 老又催:年纪渐长,时间催促。
  • 落花无俗态:落下的花瓣不再有艳丽的姿态。
  • 憔悴:形容失去生气,显得疲惫。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落花”,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光阴的流逝。这种意象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山老,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常常结合个人经历与历史背景,表现出深厚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更迭之际,诗人通过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禹锡的《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以宴会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前两句提到“春台”,这不仅是指宴会的场所,也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时光。诗人自问在这样的场合中,自己还有什么样的面容来面对他人,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接着提到“百事无成”,说明尽管经历了许多,但最终却感到无所成就,年纪渐长的他对人生的感慨愈加深刻。后两句则是对落花的描写,落花虽失去华美的姿态,但它们仍不在乎自己的憔悴,反而代表了一种洒脱与无畏。整首诗通过花的意象,将生与死、成与败的哲理悄然融入,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更将何面上春台:诗人自问,在春日的宴会上,自己还能用什么样的面容来面对他人,表现出对生命状态的无奈。
  2. 百事无成老又催: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失落感,尽管努力去做,但最终却一无所获,时间的流逝让他更加感受到老去的无奈。
  3. 唯有落花无俗态:落花象征着生命的流逝,虽然不再美丽,却依旧自然。
  4. 不嫌憔悴满头来:落花没有在乎自己已经憔悴的样子,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状态的豁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花”比作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的消逝。
  • 对仗:诗中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仗的关系,增添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通过落花的意象,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真谛的探寻。

意象分析:

  • 春台: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宴会的欢乐,代表着美好的时光。
  • 落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青春的逝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台”指的是什么场所? A. 春天的宴席
    B. 春天的花园
    C. 春天的学校
    D. 春天的山川

  2. 诗人感叹“百事无成”,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满足
    B. 失落
    C. 高兴
    D. 愤怒

  3. 落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美好
    B. 生命的无常
    C. 富贵
    D. 年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同样表达时间流逝与人生感慨的李白的《将进酒》与刘禹锡的《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都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与对酒当歌的洒脱,而刘禹锡则更显得沉思与自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
  • 《刘禹锡研究》

相关查询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 四时词 皇太妃阁五首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 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 黄河 次韵刘贡父叔侄扈驾 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本进士换武,家有声伎 其二 和陶读《山海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蔽风雨 豆字旁的字 肝胆楚越 包含圄的词语有哪些 色即是空 豕字旁的字 朱飙 素波银涛 逃灾避难 页字旁的字 惇博 向盘 朗丽 采字头的字 包含梃的词语有哪些 抑阻 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