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1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3:00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秦王统一六国,气势何其雄壮!
他挥剑斩断浮云,诸侯们纷纷前来归顺。
明断之志自天而降,战略大略驾驭群才。
收兵铸造金人,函谷关正东而开。
铭刻功勋在会稽岭,远望琅琊台的壮丽。
刑徒多达七十万,建立在骊山的隈处。
仍然采集不死药,心中茫然感到悲哀。
连弩射向海中的鱼,长鲸正高耸入云。
额头和鼻子像五岳般高耸,喷发出波涛和雷霆。
鬐鬣遮蔽了青天,何时才能看到蓬莱仙岛?
徐巿载着秦王的女儿,楼船何时才能回来?
只见三泉之下,金棺埋葬着寒灰。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由、理想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白的盛年时期,正值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思考。秦始皇的统一和其后果是李白关注的主题之一,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古风·秦王扫六合》表现出李白对历史和权力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秦王的雄才伟略为主题,描绘了他统一六国的壮丽场景。开篇即以“秦王扫六合”引入,展现了大一统的宏伟气势,气吞万里如虎。接着,诗人通过“挥剑决浮云”来表现秦王的果敢与决心,展示了他如何以力量来征服四方诸侯。
整首诗在描绘历史的同时,流露出李白对权力与人生命运的思考。尤其是在“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一句中,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与对人间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悲剧性的思考。此外,诗中多处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连弩射海鱼”、“扬波喷云雷”等,增强了诗的气势和想象力。
李白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对秦王的赞美,更是对历史进程、权力以及个人理想的反思。在他的笔下,秦王的霸业虽伟大,但也伴随着悲哀与孤独,体现了李白对权力和生命的深邃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秦王的统一与权力的描绘,反映了对历史的深思,同时寄托了对长生与理想的渴望,展现了权力与生命的悲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感,同时也承载了深刻的文化意义与历史反思。
诗词测试:
选择题:秦王扫六合,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汉武帝
B. 秦始皇
C. 唐太宗
D. 楚昭王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尚采不死药”表达了对__的追求。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秦王是一个无情的统治者。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