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6:01
官舍小亭闲望
作者:白居易
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
日高人吏去,闲坐在茅茨。
葛衣御时暑,蔬饭疗朝饥。
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
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
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
人心各自是,我是良在兹。
回谢争名客,甘从君所嗤。
微风拂动竹林,清脆的声音随之而来,烟雾缭绕的槐树显得格外青翠。太阳高高挂起,官员们纷纷离去,我悠闲地坐在茅草屋中。穿着葛衣抵御炎热,吃着简单的蔬菜饭来消除早上的饥饿。持有这些,我便心满意足,心力也不再过于追求。亭子里独自吟唱完诗,望着眼前无事可做。远处的太白山上积雪覆盖,手中握着陶渊明的诗篇。人心各有所属,而我在此处安然自得。感谢那些追名逐利的客人,甘愿接受你们的嘲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陶潜”,即陶渊明,代表着隐逸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他的诗作常常描绘田园生活,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他的诗歌涵盖了爱情、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尤其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人知。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在官位上逐渐淡出,逐步回归田园生活之际。诗中表现出他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反映出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官舍小亭闲望》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开篇以“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与热爱。随着“日高人吏去”的描写,诗人将目光从自然转向了人世间的纷扰,表现出一种隐逸的渴望。
“葛衣御时暑,蔬饭疗朝饥”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认同与享受,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接着,诗人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他在这宁静的时光中,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内心的安宁。
“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将陶渊明的诗作与自然景色结合,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他通过陶渊明的诗歌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借此抒发了心中的宁静和满足。
最后,诗人以“人心各自是,我是良在兹”总结,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选择,而他选择在此安享生活,远离名利的纷扰。“回谢争名客,甘从君所嗤”则展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无所谓态度,表现了他对追名逐利者的淡漠与反思。
综上所述,整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体现了白居易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人生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数峰太白雪”中的“太白”指的是哪个山?
A. 太白山
B. 泰山
C. 华山
“葛衣御时暑”中的“葛衣”有什么作用?
A. 装饰
B. 防暑
C. 防寒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无所谓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陶渊明的作品可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但白居易更多在于对闲适生活的享受,而陶渊明则更强调隐逸的理想。
推荐书目
通过这样的分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官舍小亭闲望》,体会到诗人白居易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