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1:0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1:03:40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我独自来到山下过夜,静静地向月亮走去。
不知在何处水边的碓房,夜里轻轻舂磨云母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不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月”、“水边”、“碓”等元素常在古诗中出现,寓意宁静、自然和乡村的生活。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质朴,善于表达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尤其关注民生疾苦。他的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代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和谐在他的诗中常常交织。
《山下宿》是一首表现自然宁静和乡村生活的诗。诗中,白居易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山下夜宿的情景。首句“独到山下宿”,传达出一种孤独与自得的情绪,似乎在说他选择了这种孤独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静向月中行”,则展现了在月光下行走的美好意境,月光如水,洒在山下,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展现了夜晚乡村生活的细腻和宁静。水边的碓房,隐约传来舂磨的声音,这声音轻柔而清晰,仿佛是自然的低语,让人感到无比舒适。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喧嚣的逃避。诗的情感既有孤独的沉思,又有自然的愉悦,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宁静的心境。在纷扰的世俗生活中,选择回归自然,体验宁静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碓”是用来做什么的?
诗人选择在何处过夜?
“静向月中行”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