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9:40
伊阙遥临凤阙前,
龙门女几气苍然。
唐朝御路依稀在,
犹想东巡尘暗天。
远处的伊阙在凤阙前隐约可见,
龙门的女子气势苍然。
唐朝的御路依稀可辨,
我仍想念东巡时的尘土暗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伊阙”、“龙门”均为与洛阳相关的历史文化名胜,代表了古代的繁华与历史的厚重。而提到的“唐朝”则是对一个盛世的怀念,反映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过往辉煌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兄苏轼齐名。苏辙的诗词多表现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洒脱,兼具理性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洛阳名胜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感慨。诗开篇通过“伊阙”与“凤阙”两座名胜,引入了洛阳的历史背景,描绘出一幅古老而典雅的画面。尤其“龙门女几气苍然”一句,既描绘了龙门石窟的壮丽,又寓意了历史的沉重;此句中的“气苍然”更是将龙门的苍凉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唐朝御路依稀在”,则是在诗人目睹古迹后对往昔盛世的深切怀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御路的依稀可辨,不仅是对古道的回忆,也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繁华的消逝。而最后一句“犹想东巡尘暗天”,则将个人的情感升华至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沉痛感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情感,体现了苏辙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通过描绘洛阳的古迹,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历史更替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伊阙”所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洛阳
C. 西安
D. 南京
“唐朝御路依稀在”中的“依稀”一词的意思是:
A. 清晰可见
B. 模糊不清
C. 非常明显
D. 早已消失
本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风格及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