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辰州郑使君

《送辰州郑使君》

时间: 2025-05-02 03:07:26

诗句

谁人不谴谪,君去独堪伤。

长子家无弟,慈亲老在堂。

惊魂随驿吏,冒暑向炎方。

未到猿啼处,参差已断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26

原文展示:

送辰州郑使君
戎昱 〔唐代〕

谁人不谴谪,君去独堪伤。
长子家无弟,慈亲老在堂。
惊魂随驿吏,冒暑向炎方。
未到猿啼处,参差已断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郑使君被贬谪的悲痛与同情。诗人感叹世人都有可能遭遇贬谪,而郑使君的离去让人倍感伤心。长子的家庭缺少兄弟,年迈的父母还在家中,心中愈发忧伤。随着驿站的官吏,心情惊惧不安,冒着酷暑走向炎热的南方。未到猿啼之处,内心已感到无比痛苦。

注释:

字词注释:

  • 谴谪:即被贬,遭受处罚。
  • 堪伤:值得伤心,令人痛惜。
  • 长子:指家中的长子。
  • 慈亲:慈爱的父母。
  • 惊魂:心惊胆战,心情不安。
  • 驿吏:驿站的官吏。
  • 冒暑:在炎热的天气中行走。
  •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用来象征悲伤。

典故解析:

“猿啼”常常象征离别和思念,在古诗文中常用以表达内心的伤感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善于表现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郑使君被贬谪之际,诗人因友人离去而感到痛心,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送辰州郑使君》采用了抒情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朋友郑使君的深切关怀与惋惜。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开头两句“谁人不谴谪,君去独堪伤”,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人世间普遍的遭遇与郑使君的痛苦,突显了诗人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

中间两句“长子家无弟,慈亲老在堂”,展现了郑使君被贬后的家庭困境,长子缺乏兄弟的相助,年迈的父母则需要照顾,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深刻反映了人情的复杂。最后两句“惊魂随驿吏,冒暑向炎方”,描绘出郑使君在旅途中的艰辛和不安,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和悲伤的氛围。

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共鸣,既有对友人的惋惜,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无奈与悲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人不谴谪,君去独堪伤。
    诗人感叹,世人都有可能遭遇贬谪,而郑使君的离去让人倍感悲伤。

  2. 长子家无弟,慈亲老在堂。
    郑使君的家庭失去兄弟的支持,年迈的父母还在家中,令诗人更加忧心。

  3. 惊魂随驿吏,冒暑向炎方。
    郑使君在路上的心情不安,面对酷暑的条件,他不得不前往远方。

  4. 未到猿啼处,参差已断肠。
    在未到达猿啼的地方,内心的痛苦已然难忍,表现出深切的离别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长子家无弟,慈亲老在堂”,工整而富有节奏感。
  • 比喻:猿啼象征悲伤,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与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家庭责任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猿啼:象征离别和思念,传递悲伤情感。
  • 炎方:象征艰辛的旅途,传达远行的艰难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与思念
    • B. 友谊与欢聚
    • C. 旅行的乐趣
  2. 诗中提到的“长子家无弟”意指什么?

    • A. 家中兄弟众多
    • B. 家中没有兄弟
    • C. 兄弟在外工作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离别和对友人的惋惜,且语言更加豪放。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则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的豪情,相较于戎昱的细腻情感,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辋川集 斤竹岭 闻裴秀才迪吟诗因戏赠 赠吴官 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 泛前陂 燕支行(时年二十一) 哭殷遥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萍池 偶然作六首 崔兴宗写真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有仇不报非君子 蒙气 谲略 幾字旁的字 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仗气直书 不习地土 包含青的成语 女字旁的字 瀣气 五体投诚 谩荒 博而不精 知足不殆 单耳刀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