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26
送辰州郑使君
戎昱 〔唐代〕
谁人不谴谪,君去独堪伤。
长子家无弟,慈亲老在堂。
惊魂随驿吏,冒暑向炎方。
未到猿啼处,参差已断肠。
这首诗表达了对郑使君被贬谪的悲痛与同情。诗人感叹世人都有可能遭遇贬谪,而郑使君的离去让人倍感伤心。长子的家庭缺少兄弟,年迈的父母还在家中,心中愈发忧伤。随着驿站的官吏,心情惊惧不安,冒着酷暑走向炎热的南方。未到猿啼之处,内心已感到无比痛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猿啼”常常象征离别和思念,在古诗文中常用以表达内心的伤感与孤独。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善于表现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郑使君被贬谪之际,诗人因友人离去而感到痛心,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这首《送辰州郑使君》采用了抒情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朋友郑使君的深切关怀与惋惜。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开头两句“谁人不谴谪,君去独堪伤”,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人世间普遍的遭遇与郑使君的痛苦,突显了诗人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
中间两句“长子家无弟,慈亲老在堂”,展现了郑使君被贬后的家庭困境,长子缺乏兄弟的相助,年迈的父母则需要照顾,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深刻反映了人情的复杂。最后两句“惊魂随驿吏,冒暑向炎方”,描绘出郑使君在旅途中的艰辛和不安,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和悲伤的氛围。
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共鸣,既有对友人的惋惜,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无奈与悲哀。
逐句解析:
谁人不谴谪,君去独堪伤。
诗人感叹,世人都有可能遭遇贬谪,而郑使君的离去让人倍感悲伤。
长子家无弟,慈亲老在堂。
郑使君的家庭失去兄弟的支持,年迈的父母还在家中,令诗人更加忧心。
惊魂随驿吏,冒暑向炎方。
郑使君在路上的心情不安,面对酷暑的条件,他不得不前往远方。
未到猿啼处,参差已断肠。
在未到达猿啼的地方,内心的痛苦已然难忍,表现出深切的离别之情。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与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家庭责任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子家无弟”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