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6:10
早春雪中
戎昱 〔唐代〕
阴云万里昼漫漫,愁坐关心事几般。
为报春风休下雪,柳条初放不禁寒。
整首诗可以理解为:
在阴沉的天空下,白天显得漫长而愁闷,我愁苦地坐在这里,心中有几多烦恼。为了回应春风的到来,雪似乎不愿再降落,柳条刚刚发芽却又抵挡不住寒意。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春风”和“柳条”在古典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其诗风多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作于早春时节,正值冬末春初之际,诗人借助雪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内心的忧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自然变迁的敏感与思考。
《早春雪中》通过阴云密布的天气和雪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失落。首句“阴云万里昼漫漫”描绘出一种沉闷的气氛,给人以压抑之感,这种氛围与春天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用“愁坐关心事几般”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似乎在倾诉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烦恼,令人感同身受。
“为报春风休下雪”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春风的期待,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希望能赶走寒冷的冬雪。然而,雪的降落又象征着春天的迟到,生机的复苏似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雪打断。最后一句“柳条初放不禁寒”则是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的绝妙结合,柳条的发芽象征着春的希望,但却在寒冷中显得脆弱无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自然变迁中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