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时间: 2025-07-27 08:04:01

诗句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

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

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4:01

原文展示: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綦毋潜 〔唐代〕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 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 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白话文翻译:

被贬远方,自认命运如此,三年过去,已不再想归途。 同僚们纷纷前来告别,希望握手言别,驿站的马匹已到门前。 说是要去帝王的故乡,带着军书去拜见紫微星。 曾经在金马门任职,如今面对日落,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 谪远:被贬到远方。
  • 安命:接受命运。
  • 同声:指同僚。
  • 驿骑:驿站的马匹,指送行的交通工具。
  • 帝乡:指帝王的故乡或都城。
  • 军书:军事文书。
  • 谒紫微:拜见皇帝。紫微星在古代天文学中代表皇帝。
  • 金马客:指在金马门任职的官员。金马门是古代宫门名,代指朝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綦毋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作,表达了对仕途失意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或诗中提到的平判官被贬有关,诗中透露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失意的深刻感慨。首句“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直接点明了作者被贬的境遇,以及对归途的遗忘,显示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接受。接下来的“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描绘了同僚们前来告别的情景,增强了离别的氛围。最后两句“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则是对过去辉煌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悲伤,形成强烈的对比,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无奈和对归途的遗忘,显示了作者对命运的接受。
  • “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描绘了同僚们前来告别的情景,增强了离别的氛围。
  •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暗示了平判官此行的目的,即去帝乡拜见皇帝,处理军事事务。
  • “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回忆过去的辉煌,对比现在的悲伤,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曾为金马客”与“向日泪沾衣”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失意和悲伤。
  • 拟人:“驿骑到门扉”中的“驿骑”被赋予了人的行为,增强了离别的真实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仕途失意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作者的深刻情感。

意象分析:

  • “驿骑”:象征着离别和远行。
  • “金马客”: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谪远自安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仕途的满足 答案:B

  2. “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中的“金马客”指的是什么? A. 在金马门任职的官员 B. 金马门的守卫 C. 金马门的游客 D. 金马门的商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卢象的《送平判官入秦》:可能与綦毋潜的这首诗有相似的背景和情感。

诗词对比:

  • 对比不同诗人对仕途失意的表达,如杜甫的《登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綦毋潜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查询

题东平诗稿 归泛明湖宿汇泉寺感寄故人 游西山 暮抵高唐 襄州太守王候复岘山羊公祠 摸鱼儿 惜黄花 将归福州留别及门沈幼丹太史 笺经南隩烟云楼 同秩庭饮临江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救开头的成语 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择人而事 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抱火卧薪 公事公办 意兴阑珊 曭朗 瓦解冰泮 兀字旁的字 胸有甲兵 包含狐的成语 日角 求生 强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